- 伍丽帆;胡煜琳;
目的 系统性评价利妥昔单抗(RTX)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复发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开始至2022年3月,查找所有关于RTX治疗AAV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Cochrane协作网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总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8,95%CI(0.27~1.22),P=0.15];不同时间复发率方面,2组12个月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83,95%CI(0.32~10.48),P=0.50],试验组28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OR=0.19,95%CI(0.09~0.41),P<0.000 1]。不同疾病类型的复发率,试验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OR=0.18,95%CI(0.08~0.44),P<0.000 1];MPA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24,95%CI(0.03~1.71),P=0.15]。对于不同ANCA类型的复发率,试验组PR3-ANCA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OR=0.26,95%CI(0.10~0.66),P=0.005];2组MPO-ANCA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1,95%CI(0.02~11.99),P=0.68]。结论 RTX可降低AAV的远期复发率,但最佳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且RTX可降低PR3-ANCA阳性的AAV复发率,在GPA中的复发率低于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AZA)。
2024年11期 v.1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琴;黄礼明;肖雪;郑周波;
目的 采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初步分析青蒿鳖甲汤在治疗癌性发热方面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借助TCMSP及HERB数据库初步筛查出青蒿鳖甲汤相关优效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ubChem平台预测优效活性成分的相关作用靶点并在GeneCards上筛选治疗癌性发热的相关作用靶标,后在韦恩图上进行映射。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PPI网络以获取青蒿鳖甲汤在治疗癌性发热方面的关键靶点,最后借助DAVID数据库对青蒿鳖甲汤抗癌性发热作用的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得到青蒿鳖甲汤药物成分与癌性发热疾病共132个共同靶点,KEGG通路125条。结论 本研究初步分析出青蒿鳖甲汤中含有槲皮苷、山奈酚、木犀草素、淫羊藿素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作用于VEGFA、CASP3、AKT1、MMP9、TNF、HIF1A、EGF、TP53、PTGS2、IL6等治疗靶点上,并通过调控TNF、IL-17、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癌性发热的作用,为临床运用青蒿鳖甲汤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2024年11期 v.17 6-1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9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芝;齐国祥;戚冉冉;高行娟;沙婷;王莉莉;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主导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药师干预组由临床药师实行分级管理,提供药学问诊、医嘱审核、用药监护和出院教育等药学服务,对照组采用医护主导的管理方式。随访6个月,从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用药依从性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60例患者,临床药师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2组患者大出血和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药师干预组小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23%vs. 17.69%,χ~2=5.417,P=0.020),抗凝治疗依从性升高(90.77%vs. 53.08%,χ~2=45.733,P<0.001),华法林抗凝患者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依从性提高,INR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提高(72.37%vs. 49.21%,χ~2=15.667,P<0.001)。结论 临床药师主导的抗凝管理能够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并降低小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2024年11期 v.17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谢煊;郑重;汪华龙;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MDR-AB感染重症肺炎患者13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米诺环素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疗效、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炎性因子[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6.57%(χ~2=4.964,P=0.026);联合组细菌总清除率为73.53%,高于对照组的56.72%(χ~2=4.204,P=0.040)。治疗2周后,2组FEV_1、FVC、FEV_1/FVC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IL-8、CRP、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1%vs. 10.45%,χ~2=0.556,P=0.456)。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MDR-AB感染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可促进细菌清除,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11期 v.17 16-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雯;莫凯;潘金凤;韦斯军;王振宁;尹园;
目的 观察迷迭香酸抑制荷瘤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肝癌H22荷瘤小鼠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迷迭香酸组、环磷酰胺(CTX)组,每组5只。迷迭香酸组灌胃给予迷迭香酸,CTX组腹腔注射CTX,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3组均连续给药14 d。比较3组肿瘤生长情况、免疫器官指数、肿瘤组织病理变化、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CD3~+、CD4~+凋亡率、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给药14 d后,CTX组和迷迭香酸组的肿瘤重量和体积低于模型组(P均<0.01);迷迭香酸组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X组小鼠体质量和胸腺指数低于模型组(P均<0.01),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切片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分布密集且数目丰富,坏死细胞较少;CTX组肿瘤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排列稀疏,肿瘤细胞坏死较多;迷迭香酸组出现肿瘤细胞凋亡和坏死,肿瘤细胞数目减少。CTX组脾脏组织中CD3~+、CD4~+水平高于模型组(P均<0.05),CD8~+水平、CD4~+/CD8~+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迷迭香酸组CD4~+水平、CD4~+/CD8~+高于模型组,CD8~+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CD3~+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X组荷瘤小鼠脾脏组织中CD4~+、CD8~+凋亡率高于模型组,迷迭香酸组CD4~+凋亡率低于模型组,CD8~+凋亡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CTX组与迷迭香酸组肿瘤组织中IFN-γ水平高于模型组,TNF-α、IL-10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 迷迭香酸可抑制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和免疫细胞因子分泌,改善机体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减少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发挥抗肿瘤作用。
2024年11期 v.17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佳佳;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口服,用药6~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χ~2=4.537,P=0.033);治疗6~12个月后,2组24 h-UPro及SCr、BUN、hs-CRP、IL-6、IL-8、TNF-α、Fib、NF-κB、ANGPTL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3%vs. 15.79%,χ~2=0.115,P=0.734)。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炎性反应,减轻肾损伤,改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024年11期 v.1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志伟;王菲菲;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中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上臂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上臂骨折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1原则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3组均采取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A组给予0.33%罗哌卡因,B组给予0.4%罗哌卡因,C组给予0.5%罗哌卡因。比较3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A组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B组>C组(P<0.05);A组肌皮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B、C组(P<0.05),但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率<B、C组,A组良率>B、C组(P<0.05),但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手术时、术毕时,3组HR、MAP均高于神经阻滞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4 h, A组血清cTnI、CK-MB水平<B组<C组(P<0.05)。结论 与0.4%、0.5%罗哌卡因相比,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中0.33%罗哌卡因能为上肢手术提供满意麻醉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心肌损伤。
2024年11期 v.17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洪慧珍;蓝裕玲;吴田华;谢萍;龙丽娟;
目的 观察育龄期女性孕期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行母婴阻断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换率。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6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高HBV-DNA载量的妊娠中晚期孕妇(孕24~28周)病例数据,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出60例有效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DF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取常规保肝治疗与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TDF组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比较2组孕妇治疗4、8、12周后与产后4周的HBeAg转换率情况,孕妇治疗前与治疗4、8、12周后及产后4周HBV-DNA浓度、乙肝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酐水平。结果 TDF组在治疗4、8、12周后与产后4周的HBeAg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12周后与产后4周,2组HBV-DNA浓度、HBsAg、HBsA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TDF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2组ALT、AST及肌酐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育龄期女性孕期行母婴阻断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可明显提高在治疗4、8、12周后与产后4周的HBeAg转换率,对于降低HBV-DNA浓度、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效果显著,而对于孕妇肝功能、肾功能影响不明显。
2024年11期 v.1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月萍;黄健妹;陈敏;程嘉滨;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及对阴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泉州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5例,依照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汤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阴道菌群、阴道微生态情况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4.873,P=0.027);试验组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阴道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疗程后,2组阴道乳杆菌数量及阴道pH值≤4.5者占比和乳杆菌占优势者占比高于治疗前,肠杆菌、类杆菌及支原体、白色念珠菌数量少于治疗前,白介素-12、γ-干扰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六味地黄汤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加速症状缓解,平衡阴道内酸碱度,促进患者阴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同时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加速疾病痊愈。
2024年11期 v.17 34-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冰;
目的 观察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波生坦联合组(n=43)与西地那非组(n=43)。西地那非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波生坦联合组在西地那非组基础上给予波生坦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6 min步行距离、Brog呼吸困难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结果 波生坦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西地那非组的74.42%(χ~2=5.460,P=0.019)。治疗3个月后,2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延长,Brog呼吸困难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波生坦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西地那非组(P<0.05或P<0.01);2组LVEDD、LVESD较治疗前缩短,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波生坦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西地那非组(P<0.05或P<0.01)。波生坦联合组与西地那非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6.98%vs. 4.65%,P=1.000)。结论 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整体效果较为理想,能进一步改善患者LVEDD、LVESD、LVEF,并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不良反应较少。
2024年11期 v.17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劲勇;
目的 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中医科收治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心定悸胶囊,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χ~2=4.183,P=0.041)。治疗8周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LVEF均高于治疗前,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 8.33%,χ~2=0.776,P=0.378)。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效果较好,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24年11期 v.1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志;杨云霞;程云耀;孙卫;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安陆普爱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联合用药组则在瑞舒伐他汀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血浆黏度(PV)]、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瑞舒伐他汀组的87.69%(χ~2=3.900,P=0.048)。治疗3周后,2组Fib水平与HCT、PV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均<0.01);2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用药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瑞舒伐他汀组(P均<0.01)。联合用药组与瑞舒伐他汀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5%vs. 15.38%,χ~2=2.882,P=0.090)。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相较于单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疗效的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及血脂指标的调节作用均更佳,安全性也较高。
2024年11期 v.1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明莉;程波涛;沈金慧;孙晓玲;巴晓倩;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重庆市东南医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片治疗,2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IMT、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脂相关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SBP、DBP、IMT、Crouse积分、baPWV,Hcy、TG、LDL-C、Cys-C、NGAL水平、UACR,以及PLT、HCT、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9%vs. 10.53%,χ~2=0.461,P=0.497)。结论 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可调节H型高血压患者Hcy、血脂水平,增强血压控制效果,降低颈总动脉IMT,改善血管弹性,延缓动脉硬化,保护肾脏功能,安全性高。
2024年11期 v.1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丽梅;李浅予;姜浩;王昭;祁雪婷;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利水方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银川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利水方治疗,2组均用药1个月。比较2组西医临床疗效与中医症状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最大步行距离(6MWD)、相关实验室与临床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体质量、24 h尿量]、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西医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1%vs. 77.78%,χ~2=3.045,P=0.081),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8.459,P=0.004);治疗后,2组LVEF、6MWD均较治疗前提高或延长,NT-proBNP水平、体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24 h尿量增加,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LVESD、LVEDD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1%vs. 8.89%,P=1.000)。结论 益气温阳利水方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肯定,对于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11期 v.17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童迎花;
目的 观察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ACS患者114例,均行PCI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氯吡格雷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心肌损伤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心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3%,高于氯吡格雷组的77.19%(χ~2=4.222,P=0.040)。术后72 h, 2组NT-proBNP、cTnI、CK-MB水平低于术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氯吡格雷组(P均<0.01)。治疗3个月后,2组TNF-α、s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氯吡格雷组(P<0.05或P<0.01);2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升高/缩小幅度大于氯吡格雷组(P均<0.01)。联合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01%,低于氯吡格雷组的24.56%(χ~2=6.597,P=0.010)。结论 PCI术后ACS患者采取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心肌损伤恢复,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11期 v.17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正娟;潘博;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双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TIA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χ~2=4.200,P=0.040)。治疗6个月后,2组症状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联合组减少/缩短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IMT、斑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且联合组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PLT、HCT与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χ~2=5.285,P=0.022)。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双抗治疗TIA效果甚佳,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脂,使血流变好转,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4年11期 v.17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洁琳;熊婷;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2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2组均常规应用拉莫三嗪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予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则加予丙戊酸钠缓释片(Ⅰ)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癫痫平均发作次数和癫痫平均持续时间,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生活质量[改良Barthel量表(MBI)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能损伤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8%,高于对照组的75.41%(χ~2=9.385,P=0.002);治疗1、2个月后,2组癫痫平均发作次数和癫痫平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及前一时点减少,MMSE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前一时点上升,且观察组减少或上升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75%vs. 16.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P=0.803)。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肯定,对患者控制癫痫发作、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11期 v.1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灵莺;
目的 观察芎芪醒脑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并发VCI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芎芪醒脑方剂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痴呆程度[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6.00%(χ~2=4.320,P=0.038);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MMSE、MoCA评分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00%vs. 2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8,P=0.148)。结论 芎芪醒脑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发VCI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4年11期 v.17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建胜;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72例,根据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行介入栓塞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患者持续用药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治疗2周、3周和4周后的神经功能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7.432,P=0.006);治疗2周后,2组VEGF、ET-1水平与血清TNF-α、IL-8、CRP、HMGB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2周、3周、4周后,观察组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22.22%(χ~2=4.571,P=0.033)。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可获得良好效果,降低VEGF、ET-1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加快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2024年11期 v.17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明明;张克冉;孙悦新;龙善飞;
目的 观察清金化痰汤加减联合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本部及分院区(苏州瑞盛康复医院)收治的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联合组和西药组各35例。西药组给予沐舒坦注射液治疗,中药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炎性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西药组的77.14%(χ~2=4.200,P=0.040);治疗2周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中药联合组高/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联合组与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11.43%vs. 8.57%,P=1.000)。结论 清金化痰汤加减联合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2024年11期 v.1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晓丽;张兆麟;王幼钦;
目的 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利培酮口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肝气郁结证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肝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福州市精神病人疗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联合组39例和西药组38例。西药组给予利培酮口崩片治疗,中药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临床总体印象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分,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FG)、神经营养因子(NT-3)]、肝组织损伤相关指标[血清瘦素(LEP)、脂多糖(LPS)、摄食抑制因子-1(NSF-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西药组的73.68%(χ~2=4.757,P=0.029)。治疗8周后,2组PANSS、CGI-SI评分及LEP、LPS、NS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SPI评分及血清BDNF、NFG、NT-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中药联合组低/高于西药组(P<0.01)。中药联合组与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10.26%vs. 21.05%,χ~2=1.705,P=0.192)。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利培酮口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肝气郁结证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11期 v.17 76-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阳;
目的 观察通肺化痰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鹰潭市中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单一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肺化痰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严重程度(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和血清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χ~2=4.396,P=0.036)。治疗1个月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及CAT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FEV_1、FVC及FEV_1/FV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通肺化痰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的效果较显著,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还可明显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指标。
2024年11期 v.17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佳妮;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60.98%,高于对照组的36.59%(χ~2=4.881,P=0.027);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χ~2=4.479,P=0.034)。治疗2个周期后,2组患者CEA、CA125与CYFRA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蛋白尿、乏力、皮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Ⅰ~Ⅱ级高血压发生率和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磷非小细胞肺癌有利于增强近期疗效,改善肿瘤标志物表达,且化疗安全性较好。
2024年11期 v.17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詹树东;耿炎炎;陈飞;居飞飞;
目的 比较紫杉醇类联合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紫杉醇类联合顺铂同期放疗组(PTX组)和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期放疗组(PF组),各4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及不良反应;随访2年,比较2组1年、2年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PTX组客观缓解率为67.50%,高于PF组的42.50%(χ~2=5.051,P=0.025)。治疗后,2组血清SCCA、CYFRA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PTX组低于PF组(P<0.01)。PTX组和P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vs. 15.00%,χ~2=0.105,P=0.745)。PTX组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PF组,PFS、OS均长于PF组(P<0.05或P<0.01)。结论 紫杉醇类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优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4年11期 v.1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加进;
目的 观察依非韦伦联合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漳州市龙海区在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根据其不同用药方案分组,将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依非韦伦+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治疗患者50例纳入研究组,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D4细胞水平、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载量、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血CD4细胞、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血HIV载量及血尿酸、血肌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21.00%vs. 20.67%,χ~2=0.060,P=0.806)。结论 采用依非韦伦+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效果较好,可抑制病毒复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2024年11期 v.17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健雄;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方式分为复合剂组和单药剂组,各30例。复合剂组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单药剂组患者予二甲双胍片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复合剂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单药剂组的73.33%(χ~2=4.706,P=0.030);治疗3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复合剂组降低或升高的程度大于单药剂组(P<0.05或P<0.01);复合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单药剂组的30.00%(χ~2=5.455,P=0.020)。结论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对患者血糖、血脂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更积极且有效,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小。
2024年11期 v.17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传军;任群;吴祥;吕太平;蔡胤;陈达栋;田甜;余建和;
目的 观察养正合剂用于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治疗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于兴化市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术后对照组患者予AC方案化疗,连续给药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养正合剂治疗,同化疗周期连续服用12周。比较2组化疗前后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包括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和总分)、T淋巴细胞(CD3~+、CD4~+及CD8~+)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后,2组CF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化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CD3~+、CD4~+、CD8~+及对照组CD8~+均较化疗前增高,对照组CD3~+、CD4~+较化疗前减少,组间CD3~+、CD4~+差异显著(P<0.05或P<0.01),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8,P=0.499)。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51%,低于对照组的43.59%(χ~2=4.768,P=0.029)。结论 养正合剂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术后机体癌因性疲乏,促进细胞免疫应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4年11期 v.17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黎亿安;童建军;李良;覃久芸;何碧钻;吴华锋;蒋伟哲;付书婕;
目的 观察金瑶医药液外敷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2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0例,依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金瑶医药液外敷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活动度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5.165,P=0.023);治疗14 d后,2组患者VAS评分与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5.50±2.82)分,高于对照组的(87.70±5.10)分(t=8.465,P<0.001)。结论 金瑶医药液外敷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总体临床疗效较常规治疗更优,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颈椎、肩关节、腰椎及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2024年11期 v.17 99-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敏剑;徐志成;朱远升;
目的 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5月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体(TRACPP-5b)]、骨代谢标志物[血清蛋白聚糖(PG)、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关节活动度、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麦克马斯特大学与西安大略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血清TGF-β_1、TNF-α、CTX-Ⅰ、TRACPP-5b及PG、COMP水平低于治疗前,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8周,2组疼痛、僵硬程度、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液MMP-3、MMP-13、PGE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显著减轻炎性反应,缓解关节疼痛与肿胀,改善骨代谢及关节活动度,提高免疫功能。
2024年11期 v.17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琼;徐朝焰;游雪兰;
目的 观察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50例。联合组予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单药组予甲氨蝶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疾病改善情况[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斯坦福健康评估量表(HAQ)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单药组的78.00%(χ~2=5.316,P=0.021)。治疗3个月后,2组RF、ESR、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均<0.01);2组DSA28、HAQ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均<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单药组的18.00%(χ~2=5.005,P=0.025)。结论 相较于甲氨蝶呤单药治疗,联合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提高疗效,能较大程度地改善相关指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2024年11期 v.17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成功;黄英如;彭志财;
目的 观察舒筋活血汤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就诊的FBSS患者100例,根据简单随机排序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腰背肌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经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腰部功能Oswestry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8.306,P=0.004)。治疗2、4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R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舒筋活血汤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FBSS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2024年11期 v.17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蓝裕玲;刘三娣;洪慧珍;张小燕;龙丽娟;赖国清;
目的 观察奈韦拉平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传播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已确诊HIV感染的孕产妇30例,在其分娩过程中提供安全助产服务,产后对新生儿(30例,研究组)提供人工喂养,并在6 h内喂服奈韦拉平口服混悬液,另选择本院同期正常孕产妇生产的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7 d内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随访2组婴儿出生6周的生长发育情况,统计研究组新生儿肝肾功能、胃肠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3、5、7 d,研究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用药前逐渐下降,且用药后不同时点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随访6周出现肝肾功能异常1例、胃肠功能异常2例、呕吐1例、腹泻2例、肝损伤1例及贫血1例。结论 应用奈韦拉平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治疗,可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产生降低作用,且对于新生儿的肝肾功能、胃肠功能、生长发育及不良反应影响较小。
2024年11期 v.17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瑛琪;杨兰兰;区伟婷;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和透明质酸外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A型肉毒毒素治疗,共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皮损修复效果,治疗前后皮损厚度、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瘢痕厚度、瘢痕面积,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皮损修复优良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65.85%(χ~2=7.118,P=0.008);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皮损厚度、NRS评分、瘢痕厚度、瘢痕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vs. 7.32%,P=1.000)。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常规疗法在瘢痕疙瘩治疗中效果良好,可促进皮损恢复,缓解瘢痕不适,且安全性高。
2024年11期 v.1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盛雅倩;魏乔;谢育娣;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卡因凝胶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宫颈软化效果、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苯三酚组、丁卡因凝胶组及联合组各67例,间苯三酚组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肌内注射,丁卡因凝胶组给予盐酸丁卡因凝胶宫颈涂抹,联合组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卡因凝胶治疗,比较3组患者宫颈软化效果、镇痛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结果 联合组与间苯三酚组宫颈软化效果与镇痛效果总有效率均高于丁卡因凝胶组(P<0.05),但联合组与间苯三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短/少于间苯三酚组和丁卡因凝胶组,且间苯三酚组短/少于丁卡因凝胶组(P<0.05);3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给予间苯三酚肌内注射在宫颈软化、镇痛效果、手术情况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盐酸丁卡因凝胶宫颈涂抹,二者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与单用间苯三酚相当,但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二者联用更优。
2024年11期 v.17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杨彩平;肖秋江;王麒铧;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共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症状(呼吸困难、紫绀)消失及机械通气时间,用药前与用药24、48 h时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氧合指数(OI)],用药前与用药3、7 d时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紫绀消失明显早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用药24、48 h时,2组PaO_2、OI较治疗前上升,PaCO_2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上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pH值用药后逐渐升高(P<0.05或P<0.01),但组间pH值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7 d时,2组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NRDS的临床效果肯定,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改善血气与炎性指标。
2024年11期 v.17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艳;
目的 观察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骨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常规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治疗,B组采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开始前3 d与治疗结束后3 d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骨代谢情况[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分泌水平、性征发育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A组的72.50%(χ~2=4.021,P=0.045)。治疗结束后3 d, 2组身高、预测成年身高高于治疗开始前3 d,生长速度则下降,且B组治疗后身高、预测成年身高高于A组,生长速度低于A组(P均<0.01);2组血清PⅠNP、β-CTX、N-MID与FSH、LH、E_2水平低于治疗开始前3 d,且B组低于A组(P均<0.01);2组卵巢容积、子宫容积、卵泡直径小于治疗开始前3 d,且B组小于A组(P均<0.01)。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A组的32.50%(χ~2=4.021,P=0.045)。结论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中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恢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并改善骨代谢,显著缓解患儿性激素水平,延缓骨龄,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2024年11期 v.17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严玉婷;钟文辉;徐丽丽;李艳;廖虹姗;
目的 观察盐酸普萘洛尔片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I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湿敷治疗,观察组予盐酸普萘洛尔片联合卤米松乳膏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浆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紧张素Ⅱ(AgⅡ)和肾素(Ren)]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2.5%(χ~2=8.352,P=0.004);治疗后,2组VEGF、MMP-9、AgⅡ、Re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vs. 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盐酸普萘洛尔片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肯定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11期 v.17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丽英;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血小板减少症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免疫联合组和单一激素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一激素组患儿应用常规激素治疗,免疫联合组患儿在单一激素组基础上于第1天加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2、3、5 d时血小板计数,相关指标(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峰值时间、血小板峰值、出血停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2、3、5 d, 2组血小板计数均较本组治疗前及前一时点升高,且免疫联合组高于同期单一激素组(P均<0.01);免疫联合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峰值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显著短于单一激素组,免疫联合组血小板峰值显著高于单一激素组(P均<0.01);免疫联合组与单一激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vs. 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肯定,能有效提升患儿血小板计数,并缩短患儿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峰值时间、出血停止时间。
2024年11期 v.17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志茂;王健;郑朱贵;
目的 观察金莲花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联合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西药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中药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金莲花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干扰素-γ(IFN-γ)、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联合组发热、流涎、疱疹及充血缓解时间均短于西药组(P<0.01)。治疗5 d后,2组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中药联合组治疗后心率低于西药组(P<0.05),2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治疗后呼吸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组CRP、IL-6水平及WBC与IFN-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中药联合组低/高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中药联合组与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10.00%vs. 5.00%,χ~2=0.180,P=0.671)。结论 金莲花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更佳,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及健康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11期 v.17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灿辉;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对鼻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采用布地奈德治疗,2组术后均治疗3个月,于术后2个月时比较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与术后2个月鼻部症状评分、鼻腔通气功能[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DCAN)、鼻阻力(NR)]、鼻黏膜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5(IL-5)],以及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鼻塞、脓涕、头痛评分与血清ECP、IL-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NMCA、NCV均较治疗前增加,DCAN、NR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试验组增加/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鼻黏膜纤毛清除率、纤毛清除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1年试验组未出现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6例(20.0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3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肯定,对鼻腔通气功能及相关指标均有积极影响,并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2024年11期 v.17 137-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