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向鹏;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片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N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χ~2=5.983,P=0.014)。治疗6个月后,2组LVEDD、LAD小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hs-CRP、IL-6、TNF-α、IFN-γ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4.00%,与对照组的1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8,P=0.585);观察组再住院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4.00%(χ~2=6.353,P=0.012)。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NT-proBNP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刘多;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1—12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清肝降压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平均血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 24 h血压变异性[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χ~2=5.316,P=0.021)。治疗3个月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SBP、24 hDBP、24 hSBPV、24 hDBPV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高血压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压,维持血压平稳。
2025年14期 v.1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永斌;赖佛宝;陈垒媛;
目的 观察奥希替尼靶向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T细胞与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靶向治疗组和常规化疗组,每组50例。常规化疗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靶向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组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指标(CD3~+、CD4~+/CD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靶向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2.00%,高于常规化疗组的58.00%(χ~2=6.857,P=0.009)。治疗3个周期后,2组CD3~+及CD4~+/CD8~+低于治疗前,但靶向治疗组CD3~+及CD4~+/CD8~+高于常规化疗组(P<0.01);2组CEA、CA125及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靶向治疗组低于常规化疗组(P<0.01);2组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靶向治疗组高/低于常规化疗组(P<0.01)。2组消化反应、皮肤反应、肝肾损伤、营养不良及白细胞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老年NSCLC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T细胞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2025年14期 v.1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江建航;李强斌;何英;
目的 观察温阳健脾膏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3月—2024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CAG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健脾膏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病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及转化生长因子-β_3(TGF-β_3)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0,P=0.038);观察组胃镜下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4.811,P=0.028)。观察组病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2周后,2组GAS水平低于治疗前,MTL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GF-β_3水平低于治疗前与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TGF-β_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健脾膏联合西药基础治疗对脾胃虚弱型CAG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胃肠激素、病理等改善转归,调控TGF-β_3表达。
2025年14期 v.18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方彩珠;杨丽花;王启旻;田坤;唐昳蒙;张新杭;薛浩;
目的 系统评价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阳虚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系统,全面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Science Direct、Medicin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8月。严格筛选以济川煎为基础方,针对老年阳虚型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明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文献质量评价,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细致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综合的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2篇,涉及患者1 1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OR=3.59,95%CI(2.61,4.93),P<0.000 01],粪便性状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OR=4.28,95%CI(3.03,6.04),P<0.000 01],排便困难减轻程度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OR=4.43,95%CI(3.13,6.26),P<0.000 01],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OR=0.21,95%CI(0.09,0.51),P=0.000 5]。结论 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阳虚便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
2025年14期 v.18 17-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陈号;李方怡;郭乃刚;吴凯文;陈芹梅;
目的 观察升阳泻火化浊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痰湿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盐城市中医院收治的PDPN痰湿阻络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每组30例。中医治疗组采用升阳泻火化浊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西药治疗组采用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西药治疗组(73.33%)(χ~2=4.320,P=0.038)。治疗4周、8周后,2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中医治疗组低于西药治疗组(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8周后中医治疗组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或P<0.01),治疗4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升阳泻火化浊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PDPN痰湿阻络证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病变症状,降低痛感。
2025年14期 v.1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丽红;徐凤;李金辉;王伟;姚斓;张丽勇;薛柏吉;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白城甘草改善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关键靶点。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检索白城甘草的化学成分,将潜在靶点蛋白转化为基因。通过GeneCards、OMIM和Disgent数据库检索AKI的主要靶点。将白城甘草主要成分与AKI的靶点取交集后得到AKI与白城甘草的共同潜在靶点,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网络。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搜索关键活性成分,通过PDB数据库获取核心靶点的三维结构。利用CB-DOCK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222个白城甘草主要成分靶点和10 551个AKI靶点。取交集后得到207个共同潜在靶点。选择3个关键靶点(AKT1、HSP90AA1、TP53)与3种关键的活性成分(Quercetin、kaempferol、7-Methoxy-2-methyl isoflavone),进行分子对接,均展现出良好结合特性。结论 白城甘草可改善顺铂诱导的肾脏炎性反应和病理损伤,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活性成分中AKT1、HSP90AA1、TP53参与炎症信号途径有关。
2025年14期 v.18 26-28+32+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汪志春;王恒丹;李森;徐胜昔;
目的 观察红花逍遥片对三阴性乳腺癌肝郁气滞证患者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乳腺癌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0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肝郁气滞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密集蒽环类+环磷酰胺序贯密集紫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逍遥片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用药后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FACT-B)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治疗4个疗程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各项均较治疗前降低,FACT-B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vs.17.50%,χ~2=0.392,P=0.531)。结论 红花逍遥片可通过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肝郁气滞患者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癌活性,可作为化疗药物的补充药物提高抗癌活性。
2025年14期 v.1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陈婷婷;杨家庆;叶其恩;张锦;叶子菁;
目的 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通气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收治的102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LCTC组54例与MFU组48例。MFU组患儿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LCTC组患儿在MFU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4周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通气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和PEF昼夜变异率]、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CD4~+/CD8~+)、生活质量评分[变应性鼻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PQLQ)],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LCTC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MFU组的75.00%(χ~2=7.660,P=0.006);治疗4周后,2组PEF、CD3~+、CD4~+,CD4~+/CD8~+,鼻部症状、情感、行为问题评分及PQLQ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EF昼夜变异率降低,且LCTC组变化程度大于MFU组(P<0.01)。LCTC组与MFU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26%vs. 4.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8,P=0.533)。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肯定,且对患儿通气功能与免疫功能具有积极影响。
2025年14期 v.1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黄浩;郭永明;万展鸥;张璐;林湘;纪云航;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脑利尿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抽签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1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9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各49例。单一用药组以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增加左西孟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全心射血分数(G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cTnT、BNP、心肌纤维化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层粘连蛋白(LN)、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1.84%)较单一用药组(73.47%)高(χ~2=5.765,P=0.016)。治疗后,2组LVEF、GEF、CO、CI升高,且联合用药组更高(P<0.01);2组cTnT、BNP、FGF-21、LN、sST2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用药组更低(P<0.01)。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2.24%vs. 10.20%,χ~2=0.102,P=0.749)。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效果良好,可提升患者心功能,降低cTnT、BNP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苏韶伟;曾文华;杜洋州;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2例,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双联抗凝组和单药抗凝组,各51例。双联抗凝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单药抗凝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司匹林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双联抗凝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单药抗凝组的78.43%(χ~2=5.299,P=0.021)。治疗4周后,2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DD、LVESD较治疗前缩小,且双联抗凝组变化幅度大于单药抗凝组(P<0.01);2组cTnI、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双联抗凝组低于单药抗凝组(P<0.01);2组TT、APTT较治疗前延长,且双联抗凝组长于单药抗凝组(P<0.05或P<0.01),2组PLT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抗凝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96%,低于单药抗凝组的13.73%(χ~2=4.883,P=0.027);双联抗凝组与单药抗凝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88%vs. 3.92%,χ~2=0.210,P=0.647)。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恢复凝血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40-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陈海默;黄银辉;林友榆;林智强;吴培基;庞兴;李荣传;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并发吞咽功能障碍(SF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福建省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收治的符合相应标准的CIS并发SFD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每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不同状态下表面肌电信号(sEMG)、实验室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2.98%(χ~2=4.424,P=0.03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疗程SSA评分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而干预因素对SSA评分有影响(P<0.05),时间因素对于SSA评分有影响(P<0.05),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同状态下sEMG及BDNF、NGF、IGF-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CIS并发SFD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及不良情绪。
2025年14期 v.18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熊倩倩;甘露;付瑜;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丰城市人民医院被确诊为老年脑梗死后VD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脂蛋白相关磷酸酶A2(Lp-PLA2)]、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χ~2=5.018,P=0.025)。治疗12周后,2组sTREM2、Aβ_(1-42)、Lp-PLA2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MoCA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脑梗死后VD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sTREM2、Aβ_(1-42)、Lp-PLA2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2025年14期 v.18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郑云霞;李曌;汪洋;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头针治疗中风后焦虑抑郁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焦虑抑郁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联合头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血清标志物[同型半胱氨酸(Hcy)、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生活质量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77.50%,χ~2=5.165,P=0.023)。治疗3个月后,2组HAMA、MAD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Hcy水平低于治疗前,5-HT、NE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2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自拟中药方联合头针治疗中风后焦虑抑郁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2025年14期 v.1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赵翠平;
目的 观察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中风后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11月—2024年3月于厦门弘爱康复医院住院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86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3例。中药治疗组给予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4.42%(χ~2=3.957,P=0.047)。治疗4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中药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2组PAC-QOL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治疗前,且中药治疗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2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中风后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杨伟;李萍;吴佑浩;范文峰;王天仲;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症状性ICA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单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组均治疗9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智力状况[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5.192,P=0.023)。治疗90 d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S-QOL、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688)。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症状性ICAS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智力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57-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卢园;张荣洪;刘菲;苏建宁;刘三妹;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琥珀胆碱(Sch)复合丙泊酚在精神分裂症(SZ)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需MECT的SZ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C组(n=30)。3组均在Sch复合丙泊酚下实施MECT,A、B、C组Sch剂量分别为0.5、0.8、1.2 mg/kg。比较3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癫痫发作时间、MECT后2 h时的肌痛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分]、诱导前(T_0)、电击前即刻(T_1)、电击后即刻(T_2)的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O_2)]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长于A组、B组,癫痫发作时间短于A组、B组(P<0.01);A组与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癫痫发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后2 h, B组、C组肌痛程度、肌痛总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或P<0.01)。治疗后,3组MCCB评分高于治疗前,且A组、B组MCCB评分高于C组(P<0.05或P<0.01);A组与B组MCC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B组、C组HR、MAP低于A组,T_1时,C组SaO_2高于A组、B组(P<0.05或P<0.01);T_2时,3组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6.67%vs. 16.67%,χ~2=1.575,P=0.455)。结论 与0.5、1.2 mg/kg剂量比较,0.8 mg/kg剂量Sch复合丙泊酚应用于SZ患者MECT中,既能保证抽搐轻微发作,也不会延长患者呼吸恢复时间,不加重认知功能损害,同时降低肌痛发生率,稳定生命体征。
2025年14期 v.1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章华丽;邝艳梅;付杰;
目的 观察鲁拉西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采用倾向性匹配法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影响后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鲁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韦克斯乐记忆测定(WM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0,P=0.038)。治疗8周后,2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及记忆商(M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正确应答数、分类数多于治疗前,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多/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FPG、TG、TC、LDL-C水平高于治疗前,HDL-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而观察组FPG、TG、TC、LDL-C、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16.67%,χ~2=0.577,P=0.448)。结论 鲁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
2025年14期 v.18 63-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何大双;
目的 观察亚胺培南联合氨溴索对重症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采用亚胺培南联合氨溴索治疗,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氨溴索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动脉压(PAP)、血氧饱和度(SaO_2)]、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临床康复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后,2组PCT、hs-CRP、IL-6、WBC、PaCO_2、PAP、CD8~+降低,PaO_2、SaO_2、CD3~+、CD4~+、CD4~+/CD8~+升高,且观察组PCT、hs-CRP、IL-6、WBC、PaCO_2、PAP、CD8~+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气促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75%,与对照组的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1,P=0.256)。结论 亚胺培南联合氨溴索可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气指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且安全性高。
2025年14期 v.18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小菊;陈婷;刘毅;聂震宇;
目的 观察福多司坦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樟树市人民医院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福多司坦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χ~2=4.501,P=0.033);研究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止咳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0 d后,2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及呼气流量峰值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白介素-13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5.00%,χ~2=0.721,P=0.396)。结论 福多司坦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可提高疗效,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减少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夏姗;王兵;吴莉平;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L)-6、IL-8、IL-10]、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治疗14 d后,2组PaO_2、SaO_2较治疗前升高,PaCO_2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FEV_1、FVC及PEF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mMRC评分较治疗前降低,6MWD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与肺功能,缓解炎性反应,减轻呼吸困难程度。
2025年14期 v.1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汤国强;陈厚赏;廖月娘;罗来喜;
目的 观察安罗替尼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安罗替尼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TLCO)]、生存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χ~2=4.267,P=0.039)。治疗2个周期后,2组CEA、CA125、NS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FVC、TLC、FEV_1低于治疗前,观察组TLC、FEV_1、TLCO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VC、TLC、FEV_1、TLCO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TLCO与观察组FVC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KPS、QOL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KP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肾毒性、骨髓抑制、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顺铂治疗NSCLC疗效肯定,可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一定程度调节肺功能,有助于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76-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金婷婷;蔺雪;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120例,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微循环指标、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2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量表(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Ⅱ评价量表(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灌注血管占比(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7%vs. 6.67%,χ~2=0.901,P=0.343)。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其微循环功能恢复,加速炎性反应缓解,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刘朋;陈静;李艳芳;万婷;刘瑞娟;孙星欢;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湖北省康复医院)收治的Hp感染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人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Hp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后,2组CD4~+/CD8~+、CD4~+、SOD、GSH-Px高于治疗前,sIL-2R、IL-4、IL-6、IL-8、TNF-α、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 10.00%,χ~2=0.545,P=0.461)。结论 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可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Hp根除率高,疾病复发率较低,用药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陈鲜兰;曾迎胜;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2组连续治疗1~3 d。比较2组疗效、呕血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出血率。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706,P=0.030)。联合组呕血消失时间为(18.25±4.26)h,短于对照组的(25.36±4.28)h(t=6.449,P<0.001)。治疗后,2组APTT、TT缩短,Fib水平升高,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10.00%,χ~2=0.185,P=0.667)。联合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6.67%vs. 26.67%,χ~2=4.320,P=0.037)。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优良,可较快止血,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降低再出血率,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彭秀连;胡庆芳;曹凌;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以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以奥美拉唑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5 d。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表皮生长因子(EGF)]、胃黏膜病理评分、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92%vs. 89.58%,χ~2=2.844,P=0.092);观察组腹痛、饱胀、反酸、恶心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5 d后,2组GAS水平低于治疗前,SS、EG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胃黏膜病理评分及IL-6、IL-4、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vs. 6.25%,P=1.000)。结论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差异不显著,但雷贝拉唑在症状缓解时间、调节胃肠激素分泌、促进炎症修复方面具有更理想的表现,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穆建成;蒋骥霖;吴祖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LACG)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LACG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LACG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基础上接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观察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化疗不良反应,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切除情况、手术病理情况、肿瘤标志物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5.00%,其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t=2.379,P=0.020),手术时间、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0切除率(85.00%vs.65.00%)及总完成率(100.00%vs.8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理T分期以及N分期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2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72.50%,高于对照组的50.00%(χ~2=4.266,P=0.039)。结论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佳,可显著缩小病灶体积,改善肿瘤T、N分期,且化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兼具疗效以及安全性;此外还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生存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2025年14期 v.18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安丽;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ER-2阴性胃癌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紫杉醇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成熟的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CD4~+/CD8~+、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dNLR)、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332,P=0.037)。治疗2个周期后,2组VEGF、TSGF、MMP-9、MMP-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CD3~+、CD4~+、CD8~+、CD4~+/CD8~+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dNLR及LD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4.00%)低于对照组(44.00%)(χ~2=4.456,P=0.03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HER-2阴性胃癌效果较好,可降低VEGF、MMP-9、MMP-2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且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良;陈娟娟;刘琴;
目的 观察瑞巴派特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福建省老年医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50例。单药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给予瑞巴派特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常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单药组的84.00%(χ~2=4.396,P=0.036)。治疗5 d后,2组嗳气、腹痛、便血症状积分,IL-6、TNF-α、RBC均低于治疗前,EGFR、Hb、PLT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高于单药组(P<0.01)。联合组与单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2.00%vs. 8.00%,χ~2=0.111,P=0.739)。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较好,对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均有积极效果,患者血常规明显改善,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黄艳红;丁武辉;邓丽群;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对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贵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42 d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Klotho蛋白]及肝肾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Ⅲ~Ⅳ级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总控制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4.29%(χ~2=5.143,P=0.023);治疗42 d后,2组血清CEA、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Klotho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治疗42 d后,2组AST、TBil、UA、BUN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2 d后,观察组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4~+、CD4~+/CD8~+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或P<0.01)。2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胰腺癌可提高疾病总控制率,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T细胞免疫,且不会造成肝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可耐受。
2025年14期 v.18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夏莹;杨博寓;杜润晗;窦佳;
目的 观察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疗效欠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系统口服药物治疗后病情控制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FPG、2 hPG、HbA_(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2组TG、TC、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2组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2组胰岛β功能指数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χ~2=4.396,P=0.036)。结论 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疗效欠佳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2025年14期 v.18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贺五风;李惠芝;欧阳娟;潘星;
目的 观察度拉糖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度拉糖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体质量、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χ~2=5.316,P=0.021)。治疗12周后,2组FPG、2 h PG、HbA_(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体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0%vs. 6.00%,χ~2=2.554,P=0.110)。结论 度拉糖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T2DM的效果较好,可降低血糖指标及体质量,改善胰岛功能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110-11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吴进菊;郑小锋;上官志敏;
目的 观察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对肠癌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肠癌术后患者80例,按营养补充类型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营养支持)和对照组(40例,常规补液)。比较2组术后临床相关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营养相关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血清前白蛋白(PA)、体质量]、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尿素氮、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RBP、TRF、PA水平升高,体质量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FPG、2 hPG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1);2组尿素氮水平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TNF-α、CRP、IL-6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χ~2=4.501,P=0.034)。结论 对肠癌术后患者使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可获得较好的营养支持效果,可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改善血糖水平与炎性反应,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年14期 v.18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周舟;杨伟平;李鹏;陈斌;尚华辉;
目的 观察复方玄驹胶囊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非那雄胺片治疗,2组均用药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性功能指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CIPE)评分、夜间勃起次数]、性激素[雌二醇(E_2)、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精子质量(精液量、精子计数、精子活动力),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IIEF-5、CIPE评分高于治疗前,夜间勃起次数多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多于对照组(P<0.01);2组E_2水平低于治疗前,TT、FT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精液量、精子计数及精子活动力多/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多/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9%vs. 13.33%,χ~2=0.450,P=0.502)。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可有效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术后勃起功能,改善血清性激素,提升精液质量,安全性较高,临床可结合患者病情优先给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
2025年14期 v.18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熊骏;韩曲;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肛泰软膏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以康复新液联合肛泰软膏治疗,对照组术后以肛泰软膏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肛门功能、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2组肛管舒张压、静息压、最大收缩压高于治疗前,肛管高压带长度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或P<0.01);2组VAS评分、创面渗液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114,P=0.043)。结论 混合痔患者术后使用康复新液联合肛泰软膏治疗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肛门功能,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
2025年14期 v.18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周芬芬;胡志强;胡千华;戴志光;付凯;
目的 观察纳布啡用于椎管内麻醉对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牵拉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8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布啡辅助麻醉。比较2组剥离疝囊时(T_2)的牵拉反应分级,入室时(T_1)、T_2及手术结束(T_3)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游离精索(T_0)、T_2、T_3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T_1、T_2、T_3时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中牵拉反应等级低于对照组(Z=2.999,P=0.003);2组T_1时HR及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时HR及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T_0、T_2、T_3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T_2、T_3时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9%vs. 9.52%,χ~2=0.454,P=0.500)。结论 纳布啡用于椎管内麻醉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可减轻术中牵拉反应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镇静效果,患者MAP及HR更为稳定,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2025年14期 v.18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唐英;徐朕薰;赵再荣;
目的 观察氨酚羟考酮在髋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3年12月于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予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在术前2 h及术后6、12、18 h予氨酚羟考酮。比较2组术后各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结束至术后72 h PCIA泵按压次数及PCIA泵使用药物剂量、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结束至术后72 h观察组PCIA泵按压次数与PCIA泵使用药物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12、24、48、72 h 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6 h, 2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7%vs. 6.67%,χ~2=0.647,P=0.42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给予氨酚羟考酮预处理,能够有效发挥超前镇痛效应,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2025年14期 v.18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颜鑫滨;陆冬丽;张雅兰;李炳煌;颜少伟;许文叹;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4年6月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DUB患者86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黄体酮组和联合组。黄体酮组(n=43)单用黄体酮胶囊治疗,联合组(n=43)在黄体酮组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比较2组连续用药1个月后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黄体酮组的81.40%(χ~2=4.074,P=0.044)。与黄体酮组相比,联合组出血控制时间、止血时间更短(P<0.01)。治疗1个月后,2组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黄体酮组(P<0.01)。联合组与黄体酮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30%vs. 6.98%,χ~2=0.156,P=0.693)。结论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DUB效果较好,能够较快缓解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戴碎平;李纪;陈慧艺;
目的 观察妇科千金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7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CPID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成药治疗组(n=93)和常规治疗组(n=93),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中成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妇科千金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实验室指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卵巢与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结果 中成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7.10%(χ~2=5.842,P=0.015)。第1、2、3疗程,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中成药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治疗3个疗程后,2组FSFI评分均升高,HAMD及HAMA评分均降低,且中成药治疗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1);2组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IL-2水平均升高,且中成药治疗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1);2组卵巢与子宫动脉PI、PSV均增加,卵巢与子宫动脉RI均降低,且中成药治疗组增加或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妇科千金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CPID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
2025年14期 v.18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晓涛;高炳春;王梅;
目的 观察苍附导痰汤联合达英-35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6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达英-35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苍附导痰汤治疗,2组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脂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χ~2=6.175,P=0.012)。治疗4个周期后,2组T、E_2、LH水平低于治疗前,FS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2组小腹胀痛、痛经、胸腹痞满、乳房胀痛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子宫螺旋动脉RI、HOMA-IR及内脂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苍附导痰汤联合达英-35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水平,改善中医证候积分。
2025年14期 v.18 138-140+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淡健;雷婷婷;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干扰素α1b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指标[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γ干扰素(IFN-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以及随访3个月内喘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0.85%(χ~2=7.162,P=0.007);治疗1周后,2组IL-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IL-10、IFN-γ水平、CD3~+、CD4~+及CD4~+/CD8~+上升,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喘息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7.02%(χ~2=4.424,P=0.03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缓解患儿炎性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免疫功能,并有效预防喘息的发生。
2025年14期 v.18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志远;
目的 观察维生素D_3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锡市儿童医院就诊的CVA患儿96例,采用信封法分为BLP-D_3组和BLP组,每组48例。BLP组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BLP-D_3组在BLP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_3治疗,比较2组治疗8周时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与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与呼气流量峰值(PEF)]、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以及骨膜素差异。结果 BLP-D_3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BLP组的83.33%(χ~2=4.019,P=0.045);治疗8周后,2组EOS、ECP、sST2与骨膜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FEV_1与PEF均较治疗前增加,且BLP-D_3组变化程度大于BLP组(P<0.01)。结论 维生素D_3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儿相关指标以及肺功能均有积极的影响。
2025年14期 v.18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鹤;
目的 观察儿童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咳嗽阴虚肺热证的临床效果和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3年5月在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进行治疗的小儿咳嗽阴虚肺热证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西药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联用孟鲁司特钠,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儿童清肺口服液。治疗5~7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指标。结果 治疗5~7 d后,2组咳嗽评分、咳嗽证候积分及次要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止咳率高于对照组,止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vs.16.67%,χ~2=0.063,P=0.803)。研究组的成本低于对照组(391.53元vs.493.50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56元。结论 儿童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咳嗽阴虚肺热证的止咳效果较好,可缓解咳嗽症状,缩短咳嗽时间,且安全性高,具有经济学优势。
2025年14期 v.18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逸翔;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2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50,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和对照组(n=50,手法复位)。比较2组复位成功率,治疗前后关节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复位成功率(90.00%)与对照组(86.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79,P=0.538)。治疗7 d后,2组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增加,肘关节周径减小,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P<0.01);治疗7 d后、随访时,2组VA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00%vs. 0,P=1.000);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0%(χ~2=4.167,P=0.041)。结论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在手法复位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的效果较佳,能显著促进患儿关节恢复,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且整体安全性较高。
2025年14期 v.18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