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种比;曹淑飞;岑文琦;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EZE)联合阿托伐他汀(ATO)治疗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L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崇左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CHD合并HLP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30)和ATO组(n=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联合组在ATO组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炎性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因子fractalkine(CX3CL1)、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TO组(93.33%vs. 70.00%,χ~2=5.454,P=0.020)。治疗8周后,2组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ATO组(P<0.05或P<0.01);2组IL-6、TNF-α、MCP-1、CX3CL1、ADM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ATO组(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AT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 20.00%,χ~2=0.480,P=0.488)。结论 EZE联合ATO治疗CHD合并HLP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血脂,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40-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曾咏霞;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比索洛尔与左西孟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力衰竭纠正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学指标[N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胱抑素C(CysC)],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3%vs. 70.59%,χ~2=4.899,P=0.027)。研究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2组CI、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DD较治疗前减小,且研究组升高/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NT-proBNP、H-FABP、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4%vs. 14.71%,χ~2=0.076,P=0.782)。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比索洛尔与左西孟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BNP、H-FABP、CysC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加快病情转归,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晓萍;林爱秀;何虹;黄昱;罗德聪;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培哚普利叔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2年2月—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诊70例CHF患者纳入研究,遵从随机原则分为PER/ISMN组与ACEI-P组,各35例。ACEI-P组给予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治疗,PER/ISMN组在ACEI-P组基础上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临床表现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PER/ISMN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CEI-P组(97.14%vs. 77.14%,χ~2=4.590,P=0.032)。治疗4周后,2组LVESD、LVEDD小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PER/ISMN组6MWD长于治疗前,且PER/ISMN组改善幅度大于ACEI-P组(P<0.05或P<0.01);2组血清CRP、IL-6、TNF-α及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PER/ISMN组低于ACEI-P组(P<0.01)。PER/ISMN组胸闷、气喘、咯痰、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短于ACEI-P组(P<0.05)。PER/ISMN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ACEI-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9%vs. 8.57%,χ~2=0.141,P=0.707)。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培哚普利叔丁胺治疗CHF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冰;刘文华;贺新民;
目的 观察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辅治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衡阳市中医医院中风脑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AM)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2,P=0.203)。2组治疗14 d后脑灌注压、脑灌注量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收缩峰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P<0.01);2组血管搏动指数及颅内压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平衡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得到提高,可明显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且对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15期 v.18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志萍;曾欣;彭小桃;
目的 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曲克芦丁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萍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曲克芦丁连续治疗14 d,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CSS)、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血清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梗死灶面积、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国际标准化比值,治疗后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vs. 73.33%,χ~2=4.706,P=0.030)。治疗14 d后,2组NIHSS评分、CSS评分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NSE、S100-β、TNF-α、IL-6、CRP、VEGF、ET-1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NG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梗死灶面积、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国际标准化比值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力气、手功能、交流、记忆与思维、参与、情绪、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10.00%,P=1.000)。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曲克芦丁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防止脑水肿,同时可有效抑制血管内血小板发生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保护神经系统功能,有利于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伟健;赖国利;廖武平;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赣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龙南医院/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和单独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脑梗死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总分、炎性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0.00%(χ~2=5.455,P=0.020)。用药2周后,2组脑梗死面积小于用药前,NIHSS评分低于用药前,MMSE评分、Barthel指数、SS-QOL总分高于用药前,且联合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单独治疗组(P<0.01);2组血清Hcy、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独治疗组(P<0.01);2组全血低切黏度高于用药前,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联合治疗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单独治疗组(P<0.05或P<0.01),但2组TT、PT、APTT与用药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单独治疗组的33.33%(χ~2=4.812,P=0.028)。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小患者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炎性反应,调节血液流变学,及对凝血功能影响小,可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57-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陈麒;柳永红;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在心理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帕利哌酮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6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用药前与用药1、2、4、6周时情绪心理状态评分,用药前与用药6周后社会功能评分,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 75.00%,χ~2=4.501,P=0.034)。用药1、2、4、6周时,2组HAMD评分较用药前降低,SCSQ评分较用药前升高,且观察组各时点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SCS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6周后,2组自我照顾、社会角色功能、人际家庭与社会关系、扰乱与攻击性行为评分较用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采用帕利哌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的效果较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社会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15期 v.18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科学;吴琳;彭章翔;
目的 观察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AD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美金刚片,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精神行为症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9.016,P=0.002)。观察组妄想和偏执、幻想、恐惧和焦虑、攻击行为、情感障碍、行为紊乱、日夜节律紊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6个月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7.680,P=0.005)。结论 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精神行为症状发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2025年15期 v.1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跃武;肖粤湘;
目的 观察祛风止咳汤治疗支气管炎性顽固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宁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炎性顽固咳嗽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祛风止咳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计数(WBC)、中医证候积分、日间与夜间咳嗽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预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73%vs. 81.82%,χ~2=4.456,P=0.035)。治疗14 d后,2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WBC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喘息、咳嗽、咯痰、胸膈满闷积分与总积分,日间与夜间咳嗽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咳嗽消失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77.27%vs. 50.00%,χ~2=7.071,P=0.008)。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2.27%vs. 1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83,P=0.115)。结论 祛风止咳汤治疗支气管炎性顽固咳嗽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程度,改善咳嗽预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25年15期 v.18 67-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飞;左杰;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片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1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中120例,按照入院病历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辛伐他汀片联合痰热清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急性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呼吸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3.33%(χ~2=6.136,P=0.013)。治疗2周后,2组EVLWI、PVPI与LIS、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17及白介素-33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及动脉血酸碱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素-1水平及毛细血管渗漏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片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明确,可改善身体状况,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能够提高呼吸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2025年15期 v.18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广琴;林云霞;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8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胶囊组与布地格福组,各43例。布地格福组采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胶囊组在布地格福组基础上予以百令胶囊。2组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支气管黏膜基底膜厚度(TRBM)、肌成纤维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实验室检查指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胶囊组总有效率高于布地格福组(90.70%vs. 72.09%,χ~2=4.914,P=0.027)。治疗30 d后,2组咳逆上气、憋闷如塞、胸部膨满、面色及口唇发绀积分降低,且联合胶囊组低于布地格福组(P<0.01);2组TRBM减小,肌成纤维细胞计数减少,FeNO降低,且联合胶囊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布地格福组(P<0.01);2组sICAM-1、MMP-3、NLRP3降低,且联合胶囊组低于布地格福组(P<0.01)。布地格福组与联合胶囊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vs.13.95%,χ~2=0.453,P=0.501)。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COPD可增强疗效,抑制患者呼吸道黏膜重塑,减轻应激反应,进而减轻中医证候严重程度,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5年15期 v.18 74-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晓莉;田东华;蒋希萌;李萌博;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及对氧合功能和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66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氧合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白细胞计数(WBC)、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7%vs. 75.76%,χ~2=4.632,P=0.031)。治疗7 d后,2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与NEUT、WBC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5%vs. 12.12%,P=1.000)。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可获得良好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氧合功能、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有保障。
2025年15期 v.18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旭东;唐立;肖亚妮;胡世练;谢林超;
目的 观察氟替美维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永州市三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氟替美维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90例(联合治疗组),单独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90例(对照组),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气道阻力(RAW)、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FVC]、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氧代谢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氧供、氧耗]、血氧水平[氧输送量(DO_2)、动脉血氧含量(CaO_2)、血乳酸含量(LAC)]、呼吸困难程度评分、6 min步行距离、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L)-6、IL-8、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良事件。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19.216,P<0.001)。治疗2周后,2组患者咳嗽、咯痰、气喘评分与呼吸困难程度评分,RAW、PaCO_2、氧耗、LAC,血清IL-6、IL-8、IL-17、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PEF、MVV、VC、FEV_1、FVC、FEV_1/FVC、PaO_2、OI、SpO_2、氧供、DO_2、CaO_2较治疗前升高,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延长,且联合治疗组升高/延长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χ~2=8.889,P=0.003)。结论 氟替美维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相较于单独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
2025年15期 v.1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许晓凤;阙丽梅;麻益龙;
目的 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调2023年2月—2024年2月龙岩人民医院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出院患者(152例)病历,依治疗差异分为CTT抗菌组(n=63,常规治疗+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CT支扩组(n=89,常规治疗+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咳嗽和咯痰评估问卷(CASA-Q)、改良版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不良反应。结果 CTT抗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T支扩组(96.82%vs. 85.39%,χ~2=5.420,P=0.020)。治疗2周后,2组CASA-Q评分高于治疗前,mMRC评分低于治疗前,且CTT抗菌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CT支扩组(P<0.01);2组PaO_2高于治疗前,PaCO_2低于治疗前,且CTT抗菌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CT支扩组(P<0.01);2组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CTT抗菌组低于CT支扩组(P<0.01)。CTT抗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CT支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vs. 7.87%,χ~2=0.183,P=0.669)。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噻托溴铵治疗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15期 v.18 85-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密;谢高夷;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四联抗幽门螺杆菌(Hp)方案治疗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Hp感染性慢性胃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取四联抗H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45%vs. 79.55%,χ~2=5.091,P=0.024)。治疗14 d后,2组血清白介素-8、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生长抑素水平和2组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胃泌素水平较治疗下降,且观察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36%vs. 29.55%,χ~2=4.470,P=0.034)。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四联抗Hp方案治疗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可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且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025年15期 v.18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谢银波;任云;
目的 观察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联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宁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8例,遵循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预后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χ~2=4.456,P=0.035)。治疗7 d后,2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治疗前缩短,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缩短/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细胞比容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大便隐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2%vs. 9.09%,P=1.000)。结论 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联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确切,可以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细胞比容,同时可缩短大便转黄时间,且用药安全性高。
2025年15期 v.18 92-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黄华新;尤荣娜;
目的 比较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以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奥曲肽组和生长抑素组,各40例。奥曲肽组予以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持续治疗1周,生长抑素组予以注射用生长抑素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白细胞计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奥曲肽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生长抑素组的80.00%(χ~2=4.507,P=0.034)。治疗1周后,2组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及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且奥曲肽组低于生长抑素组(P<0.01);2组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奥曲肽组低于生长抑素组(P<0.01)。奥曲肽组血清淀粉酶好转时间、腹痛好转时间、胃肠减压时间短于生长抑素组(P<0.01)。奥曲肽组与生长抑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2.50%vs. 15.00%,χ~2=0.105,P=0.745)。结论 采用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均具有确切效果,其中奥曲肽的疗效较佳,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及临床症状,加快病情恢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5年15期 v.18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洪朝欣;罗丹凤;杨金莲;张金英;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与卡铂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联合化疗组、放疗组,每组50例。放疗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42~50 d,联合化疗组患者在放疗组基础上给予多西他赛与卡铂化疗,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2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2、3年存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高于放疗组(96.00%vs.74.00%,χ~2=9.490,P=0.002)。治疗结束后,2组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降低,且联合化疗组低于放疗组(P<0.01);2组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且联合化疗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放疗组(P<0.01)。联合化疗组2、3年存活率分别高于放疗组(P<0.05或P<0.01)。联合化疗组与放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0%vs.14.00%,χ~2=0.298,P=0.585)。结论 多西他赛与卡铂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患者近期存活率,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阳;邓震宇;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湘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遵循电脑随机分配法均匀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炎性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症状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706,P=0.030)。治疗7 d后,2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白细胞计数与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治疗前缩短,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症状评分、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67%vs. 20.00%,χ~2=0.372,P=0.54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显著,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疾病症状,提升预后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腾飞;卢强;曾贤慧;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益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美罗培南组,各50例。美罗培南组患者采用注射用美罗培南连续用药7 d,联合组患者则在美罗培南组基础上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连续用药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及用药7 d后生命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心率(HR)]、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美罗培南组(98.00%vs. 84.00%,χ~2=4.396,P=0.036)。用药7 d后,2组MAP高于用药前,PaCO_2、HR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美罗培南组(P<0.05或P<0.01);用药7 d后,2组PCT、CRP、IL-6、BUN、SCr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组低于美罗培南组(P<0.05或P<0.01)。美罗培南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 10.00%,P=1.000)。结论 脓毒症休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加快患者转归,提升免疫功能,缓解炎症,同时改善肾脏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莉;沈亚;龚伟;
目的 观察加味真武汤辅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安陆普爱医院/安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真武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肾纤维化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36%vs. 81.82%,χ~2=5.986,P=0.014)。治疗1个月后,2组主症、次症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2%vs. 14.55%,χ~2=4.356,P=0.037)。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辅助应用加味真武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肾纤维化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楚;蒋强;
目的 观察碳酸司维拉姆辅助治疗慢性肾病5期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代谢紊乱(CKD-MBD)的效果及对钙磷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病5期并CKD-MBD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司维拉姆组(n=39)和碳酸钙D_3组(n=39)。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司维拉姆组应用碳酸司维拉姆片治疗,碳酸钙D_3组应用碳酸钙D_3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钙磷代谢、骨代谢、血清炎性因子、甲状旁腺素与尿素氮水平、腹主动脉钙化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司维拉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碳酸钙D_3组的79.49%(χ~2=4.129,P=0.042)。治疗2个月后,2组血钙水平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磷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司维拉姆组低于碳酸钙D_3组(P<0.01);2组25-羟基维生素D较治疗前升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司维拉姆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碳酸钙D_3组(P<0.05或P<0.01);2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甲状旁腺素、尿素氮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司维拉姆组低于碳酸钙D_3组(P<0.01);2组腹主动脉钙化积分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司维拉姆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碳酸钙D_3组(P<0.01)。司维拉姆组与碳酸钙D_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2%vs. 7.69%,χ~2=0.139,P=0.709)。结论 碳酸司维拉姆辅助治疗慢性肾病5期并CKD-MBD患者的效果突出,可明显改善钙磷代谢、骨代谢,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诗麟;饶德强;彭志新;
目的 观察结石通胶囊用于肾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肾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石通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住院时间、结石排除时间、结石排净时间,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肌酐(SCr)]、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结石排出时间及结石排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2组血清CysC、β_2-MG及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χ~2=4.812,P=0.028)。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 26.67%,χ~2=4.706,P=0.030)。结论 采用结石通胶囊治疗肾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患者的效果良好,可加快患者恢复进程,改善肾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并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年15期 v.18 115-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贾鹏;姚丛刻;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初诊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微小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初诊糖尿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连续治疗3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清学指标[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B/A1、miR-29a、miR-503、miR-126、miR-9-3p],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517,P=0.033)。治疗3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Kisspeptin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HOMA-IR低于治疗前、HOMA-β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GLUT4水平、miR-126高于治疗前,血清SIRT1水平与ApoB/A1、miR-29a、miR-503、miR-9-3p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9%vs. 5.56%,χ~2=0.633,P=0.426)。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增强胰岛功能,调控miRNA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谌武兵;李鹏;
目的 观察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癌性疲乏程度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60.00%,χ~2=5.161,P=0.023)。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CA125、CEA、CA19-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情感、感觉、行为及严重程度、认知及情绪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vs. 20.00%,P=1.000)。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癌性疲乏,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鲍朝海;曾纪铠;胡陈贵;
目的 观察鲑降钙素联合碳酸钙D_3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省福鼎市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注射组43例和口服钙片组43例。口服钙片组给予碳酸钙D_3片口服,联合注射组在口服钙片组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皮下注射,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骨密度(股骨颈、胸椎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联合注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口服钙片组(97.67%vs. 81.40%,χ~2=4.468,P=0.035)。治疗2周后,2组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注射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口服钙片组(P<0.01);2组股骨颈、胸椎骨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注射组高于口服钙片组(P<0.01);2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注射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口服钙片组(P<0.01)。结论 鲑降钙素联合碳酸钙D_3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15期 v.18 125-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忠平;
目的 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骨肽片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2月于安陆市普爱医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2组均行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并使用钢板固定骨折部位后,对照组给予骨肽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2组用药前后疼痛指标[P物质(SP)、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神经肽Y(NPY)]、骨折愈合血清学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成蛋白2(BMP-2)]、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护骨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腕关节恢复指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缩短值、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ooney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4周后,2组血清SP、β-EP、5-HT、PGE_2、NPY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IGF-1、TGF-β_1、VEGF、BMP-2水平高于用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BGP、ALP、OPG水平高于用药前,血清TRACP-5b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掌倾角、尺偏角、Cooney评分高于用药前,桡骨缩短值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4%vs. 3.85%,χ~2=1.219,P=0.270)。结论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骨肽片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可以提高血清IGF-1、TGF-β_1、VEGF及骨代谢水平,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加快腕关节解剖位置和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谢谦;邹威;谢梓明;谭谦;李丰夷;黄涛;肖作奇;欧阳波;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菟芪合剂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不孕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eneCards、OMIM及TCMSP数据库分别获取疾病靶点及菟芪合剂的化学成分、靶点,利用Venny分析工具绘制Venny图,并得到两者交集靶点;采用STRING11.5及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分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信息;结合AutoDock软件及PyMOL软件对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可视化处理;采用CCK8方法验证菟芪合剂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获得菟芪合剂的活性成分共164种,作用靶点276个,疾病靶点1 140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28个;关键基因主要为AKT1、TP53、TNF、IL6等。GO功能富集分析包括与雌激素受体、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菟芪合剂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FOXO、NF-κB、MAPK等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细胞增殖实验显示,菟芪合剂可以提高卵巢颗粒细胞(KGN细胞)的存活率,表明菟芪合剂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KGN细胞增殖相关。结论 菟芪合剂活性成分多样,对POI不孕症的治疗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推测该方中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等化合物调控AKT1、TP53、TNF、IL6等靶点,从而干预PI3K-AKT、FOXO、NF-κB、MAPK等信号通路,起到抗氧化应激、抗炎性反应、抗凋亡等作用,从而减少卵巢细胞凋亡、坏死,减轻卵巢细胞损伤,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
2025年15期 v.18 132-13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怡;曹玲;张锦洪;
目的 观察金英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CPI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药联合组(n=40)和抗生素组(n=40)。抗生素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治疗,三药联合组在抗生素组基础上加用金英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流动力学指标[卵巢及子宫动脉脉搏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不良反应。结果 三药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抗生素组(95.00%vs. 77.50%,χ~2=5.165,P=0.023)。用药7 d后,2组腰骶部酸痛、下腹部坠胀、月经不调、带下量多积分低于用药前,且三药联合组低于抗生素组(P<0.01);2组血清CRP、TNF-α、IL-6及Hcy水平低于用药前,且三药联合组低于抗生素组(P<0.05或P<0.01);2组CD3~+、CD4~+、CD4~+/CD8~+高于用药前,CD8~+低于用药前,且三药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抗生素组(P<0.01);2组卵巢及子宫动脉PI、PSV高于用药前,RI低于用药前,且三药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抗生素组(P<0.05或P<0.01)。三药联合组抗生素组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7.50%,χ~2=0.157,P=0.692)。结论 金英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PID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卵巢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也;张红英;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湖南旺旺医院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90例,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单独采用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的患儿45例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的患儿45例设为观察组。2组均连续用药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用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78%vs. 82.22%,χ~2=4.444,P=0.035)。观察组退热时间、颈部淋巴结缩小时间、肝脾肿大消失时间、咽炎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用药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白介素-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CD4~+高于用药前,CD8~+、CD19~+、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17.76%vs. 11.10%,χ~2=0.809,P=0.368)。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症状好转时间,减轻患儿机体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郑敏锐;林云玉;
目的 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清咽滴丸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80例,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半夏清咽组与清咽滴丸组,各40例。清咽滴丸组给予清咽滴丸治疗,半夏清咽组在清咽滴丸组基础上加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咽喉肿痛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评分、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半夏清咽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清咽滴丸组(97.50%vs. 80.00%,χ~2=4.507,P=0.034)。半夏清咽组咽喉肿痛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消失短于清咽滴丸组(P<0.01)。治疗14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半夏清咽组低于清咽滴丸组(P<0.01);2组RSI、RF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半夏清咽组低于清咽滴丸组(P<0.01)。半夏清咽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清咽滴丸组(2.50%vs. 22.50%,χ~2=7.314,P=0.007)。半夏清咽组治疗6个月后总复发率低于清咽滴丸组(5.00%vs. 20.00%,χ~2=4.114,P=0.043)。结论 慢性咽炎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结合清咽滴丸治疗,不仅可能改善患者反流症状及体征情况,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对于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15期 v.18 145-147+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咪;梁分凤;郭炼;孙博;彭正加;彭科;
目的 观察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2月湖南大学附属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炎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44%vs. 79.49%,χ~2=4.522,P=0.033)。治疗8周后,2组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CD3~+、CD4~+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94%vs. 12.80%,χ~2=0.393,P=0.530)。观察组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更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加快病情转归,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杰;杨瑛华;
目的 观察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4例,按照电脑随机分配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治疗2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62%vs. 80.95%,χ~2=4.480,P=0.034)。治疗2周后,2组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白介素-4、白介素-12、γ干扰素水平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CD3~+、CD4~+较治疗前下降,CD8~+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症状(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7%vs. 11.90%,χ~2=0.388,P=0.532)。结论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减轻炎性反应,改善鼻黏膜肿胀现象,促进分泌物排出,恢复鼻腔良好通气,缓解鼻炎疾病症状,调节免疫指标,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丁春玲;张宇;杜四;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1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泛昔洛韦组,各55例。泛昔洛韦组口服泛昔洛韦胶囊7 d,联合用药组在泛昔洛韦组基础上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7 d。比较2组停止起疱时间、水疱消失时间、结痂时间、住院时间,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实验室相关指标[免疫球蛋白(Ig)M、G、E、A(IgM、IgG、IgE、IgA)与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停止起疱时间、水疱消失时间、结痂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泛昔洛韦组(P<0.01)。用药7 d后,2组红斑、溃疡、水疱、淋巴结肿大、发热、灼烧感、瘙痒及疼痛评分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泛昔洛韦组(P<0.01);2组血清IgM、IgG、IgE、IgA、SP、PGE_2、CRP及IL-6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泛昔洛韦组(P<0.01)。联合用药组与泛昔洛韦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vs. 5.45%,χ~2=0.539,P=0.463)。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优于泛昔洛韦胶囊单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5期 v.18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