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论著

  • 布地格福配合呼吸康复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病情的改善效果

    施养圳;陈燕;

    目的 观察布地格福配合呼吸康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投掷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52例进行分组,分为布地格福配合组(26例,采用布地格福配合呼吸康复疗法)和布地奈德配合组(26例,采用布地奈德配合呼吸康复疗法)。2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呼气流量峰值(PEF)]、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病情控制情况[中文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生活质量[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用药安全性。结果 干预4周后,2组FVC、FEV_1、MVV及PEF升高,且布地格福配合组高于布地奈德配合组(P<0.01);2组血气分析指标较干预前改善,且布地格福配合组PaO_2、SaO_2高于布地奈德配合组,PaCO_2低于布地奈德配合组(P<0.05或P<0.01);2组CAT评分与SGRQ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布地格福配合组各项评分低于布地奈德配合组(P<0.05或P<0.01)。布地格福配合组与布地奈德配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9%vs. 19.23%,χ~2=0.660,P=0.416)。结论 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布地格福配合呼吸康复疗法进行干预,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还能加强对病情的控制,降低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用药安全性。

    2024年30期 v.17 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刘顺林;胡章勇;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长沙市第九医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2组均持续用药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期峰值流率(FRPE)、射血—充盈血流逆转流率(FRR)]、6 min步行距离(6MWD)、实验室指标[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半乳糖凝聚素3(Gal-3)、脂联素(A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93.33%vs. 73.33%,χ~2=4.320,P=0.038)。用药8周后,2组LVEF、CI、FRPE、FRR升高,LVMI降低,6MWD延长,且联合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1);2组血清NT-proBNP、sST2、AngⅡ、Gal-3、ANP、MMP-9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7%vs. 10.00%,χ~2=0.577,P=0.448)。结论 老年CHF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以改善心肌重构和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耐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徐勇;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CH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曲美他嗪组与联合组,各40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基础对症治疗,其中曲美他嗪组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组患者在曲美他嗪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曲美他嗪组(92.50%vs. 75.00%,χ~2=4.501,P=0.034)。联合组心功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曲美他嗪组(P<0.01)。治疗4周后,2组LVEF升高,而LVEDD、LVESD减小,且联合组LVEF高于曲美他嗪组,LVEDD、LVESD小于曲美他嗪组(P<0.01);2组血清IL-10、TNF-α、hs-CRP水平下降,且联合组血清IL-10、TNF-α、hs-CRP水平低于曲美他嗪组(P<0.01)。联合组与曲美他嗪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15.00%,χ~2=0.457,P=0.499)。结论 在曲美他嗪治疗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CHD患者,一方面有助于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另一方面有助于缩短心功能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从而提升临床效果,但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2024年30期 v.17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右佐匹克隆与曲唑酮配合海坤失眠治疗仪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章志娟;陈冰飞;胡春华;

    目的 观察右佐匹克隆与曲唑酮配合海坤失眠治疗仪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8—12月于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劳拉西泮片治疗,试验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盐酸曲唑酮片+海坤失眠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睡眠时间与睡眠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2组I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延长,睡眠效率较治疗前提高,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延长/增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5-HT、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0%vs. 12.00%,χ~2=0.088,P=0.766)。结论 右佐匹克隆与曲唑酮配合海坤失眠治疗仪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及睡眠效率,减轻负面情绪,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30期 v.1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碳酸锂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

    赵文旭;邢成涛;

    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碳酸锂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境障碍科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联合rTMS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碳酸锂、喹硫平治疗,联合rTMS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干预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rTMS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70.00%(χ~2=11.977,P=0.001)。治疗2个疗程后,2组NIHSS、SDS、PSQI评分降低,且联合rTMS组低于常规组(P<0.01)。联合rTMS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常规组的26.00%(χ~2=9.490,P=0.002)。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rTMS联合碳酸锂与喹硫平治疗可提升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24年30期 v.17 17-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恩格列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血糖和血脂及血压的影响

    黎柳琳;

    目的 观察恩格列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3年6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联合ET组与PHMHT组,每组30例。PHMHT组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联合ET组在PHMHT组基础上加用恩格列净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ET组上述血糖指标及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PHMHT组(P<0.01);PHMHT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且联合ET组低于PHMHT组(P<0.05或P<0.01)。结论 恩格列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效果显著。

    2024年30期 v.17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实脾饮加减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

    黄佳丽;曾祥亮;

    目的 观察实脾饮加减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实脾饮加减及芒硝外敷治疗。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围、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2组腹围小于治疗前,且中药治疗组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常规治疗组Alb水平高于治疗前,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中药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Alb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P<0.01);常规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治疗组Child-Pugh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P<0.01)。2组胃肠道症状、皮肤过敏反应、电解质紊乱、头痛、头晕、肾功能异常、乏力、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脾饮加减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有效减少腹水积聚,改善肝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24-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蔡梦婷;姚蓉;殷丹;

    目的 分析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情况,并对其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Ⅰ类切口手术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手术类型、抗生素种类、术前给药时间及用药时长、不良反应。结果 92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手术类型中,内固定术占比最高,占66.30%,其次为关节置换术,占17.39%;术前、术后用药中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占比均较高;给药时间在术前0.5~1 h者占比最高,为95.65%;用药时长≤24 h者占比最高,占85.87%;有23例(占25.00%)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合理,主要不合理原因为药物选择不当(占56.52%)、给药时长不当(占17.39%)和用药疗程过长(占17.39%)。92例患者中在用药期间出现皮疹2例(占2.17%),恶心、呕吐4例(占4.34%),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存在不合理情况,主要为药物选择不当、给药时间不当和用药疗程过长,因此临床还需加强相关培训及管理,提高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

    2024年30期 v.17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银杏叶提取物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胡红艳;罗晖晖;黄泉龙;詹善强;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组治疗时间均为10 d。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0 d后不同频率(250、500、1 000 Hz)纯音听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黏附率(PAR)、血浆黏度(PV)和全血黏度(WBV)]、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并发症。结果 治疗10 d后,2组250、500、1 000 Hz下纯音听阈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PAR、PV、WBV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SOD水平高于治疗前,NO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联合用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8.00%,P=1.000)。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不同频率纯音听阈及血液流变学,提高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用药研究

  •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姜英凤;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富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液黏稠度指标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37%vs. 46.30%、98.15%vs. 70.37%,χ~2/P=6.438/0.011、15.708/<0.001)。治疗后,2组血清丙二醛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一氧化氮、前列腺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内皮素-1、血栓素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与血液黏稠度指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PSQI评分下降,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41%,对照组为11.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1,P=0.507)。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液黏稠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

    2024年30期 v.1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卞海洪;黄秋娜;

    目的 比较苯磺酸左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硝苯地平组和左氨氯地平组,每组75例。硝苯地平组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左氨氯地平组接受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血脂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左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高于硝苯地平组(97.33%vs. 86.67%,χ~2=5.797,P=0.016);2组24 hSBP、24 hDBP、24 hSBPV、24 hDBPV低于治疗前,且左氨氯地平组低于硝苯地平组(P<0.01);2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内皮素-1水平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且左氨氯地平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硝苯地平组(P<0.05或P<0.01)。硝苯地平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左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0%vs. 9.33%,χ~2=1.507,P=0.220)。结论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优于硝苯地平,其可更有效地维持患者24 h动态血压稳定,同时可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4年30期 v.1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甘泉;熊宗武;钟传富;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纳洛酮组(33例)。在手术治疗基础上,纳洛酮组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纳洛酮组基础上予以清开灵注射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神经肽Y(NPY)、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丙二醛(MDA)]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纳洛酮组(96.97%vs. 75.76%,χ~2=4.632,P=0.031)。治疗10 d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中国卒中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纳洛酮组(P<0.01);2组血清CRP、TNF-α、IL-6、IL-8及NPY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纳洛酮组(P<0.01);2组血清SOD-1水平升高,血清MDA水平下降,且试验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纳洛酮组(P<0.01);2组生理、情感、心理、社会及躯体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纳洛酮组(P<0.01)。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炎性因子与NPY水平,明显改善氧化应激,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年30期 v.17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氨磺必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效果

    陈璐璐;吴蝶;刘明锦;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负性情绪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1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40例。单一治疗组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治疗组在单一治疗组基础上联用氨磺必利片。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95.00%vs. 80.00%,χ~2=4.114,P=0.043)。治疗2个月后,2组PANSS评分中的各项评分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一治疗组(P<0.01);2组CASI、PSP、SSPI中的各项评分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或P<0.01);2组GAD-7评分、PHQ-9评分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一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15.00%,χ~2=0.457,P=0.499)。结论 氨磺必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障碍,调节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缓解阴性与阳性症状,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比阿培南联合氨溴索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郑晓栗;暨永亮;林捷;

    目的 观察比阿培南联合氨溴索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比阿培南联合氨溴索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莫西沙星联合氨溴索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 70.00%,χ~2=5.455,P=0.020);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咳嗽咯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及平均动脉压升高,且观察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白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16.67%,χ~2=0.144,P=0.704)。结论 比阿培南联合氨溴索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症状好转时间,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炎性指标显著好转,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024年30期 v.17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在COPD稳定期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杨莉;吴慧;王阿明;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噻托溴铵组(常规治疗+噻托溴铵粉雾剂)和复方制剂组[常规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每组55例。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复方制剂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噻托溴铵组(96.36%vs. 83.64%,χ~2=4.949,P=0.026)。复方制剂组气喘、咳嗽、咯痰缓解时间均短于噻托溴铵组(P<0.01)。治疗14 d后,2组FEV_1、FVC、FEV_1/FVC升高,6MWD延长,且复方制剂组升高/延长幅度大于噻托溴铵组(P<0.01);2组欧洲癌症研究中心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复方制剂组高于噻托溴铵组(P<0.01)。复方制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噻托溴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5%vs. 9.09%,χ~2=0.135,P=0.714)。结论 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治疗COPD稳定期可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24年30期 v.1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AECOPD的效果

    黄淑琴;邓磊;

    目的 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AECOPD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布地奈德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5例。布地奈德组予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治疗组在布地奈德组基础上予以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2组均用药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炎性指标,用药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布地奈德组(94.29%vs. 77.14%,χ~2=4.200,P=0.040)。用药1周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及FEV_1/FVC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IL)-6、IL-8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高/低于布地奈德组(P<0.01);联合治疗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布地奈德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vs. 25.71%,χ~2=3.621,P=0.057)。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AECOPD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联合治疗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2024年30期 v.17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郑伟;曹瑜;

    目的 观察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安陆普爱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呼吸机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2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呼吸机组予以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呼吸机组基础上予以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2组均治疗3 d。比较2组临床效果、不良预后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免疫指标。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呼吸机组的71.15%(χ~2=4.833,P=0.028)。联合治疗组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呼吸机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呼吸机组(P<0.05或P<0.01)。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值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呼吸机组(P<0.05或P<0.01);2组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呼吸机组(P<0.01);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呼吸机组(P<0.01)。结论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改善血气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2024年30期 v.17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双肺灌洗治疗尘肺病的效果

    陈巧灵;蔡柱;谭云;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双肺灌洗治疗尘肺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7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灌洗组与联合组,每组41例。灌洗组予以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治疗,联合组在灌洗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肺功能指标[肺总量(TLC)、肺活量(VC)、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灌洗组的80.49%(χ~2=4.100,P=0.043)。治疗2个月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灌洗组(P<0.01);2组TLC、VC、PEF、FVC升高,6MWD延长,SGRQ评分降低,且联合组肺功能各指标高于灌洗组,6MWD长于灌洗组,SGRQ评分低于灌洗组(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76%)与灌洗组(1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724)。结论 尘肺病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双肺灌洗治疗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及运动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COPD的效果及对炎性指标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罗慧南;罗叶华;罗涛;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及对炎性指标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高安市中医院与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66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与氧合指数、血清炎性指标、肺功能指标与6 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7%vs. 72.73%,χ~2=7.543,P=0.006)。治疗7 d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升高,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6%vs. 18.18%,χ~2=1.280,P=0.258)。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COPD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氧合指数,降低炎性指标,使得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24年30期 v.1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美敏伪麻溶液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何蕊;林航;

    目的 观察美敏伪麻溶液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联合组(n=40)。对照组予以对乙酰氨基酚片直至退热,联合组在对照组联合美敏伪麻溶液连续用药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用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80.00%,χ~2=4.114,P=0.043)。联合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用药后,2组血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GQOL-74中的精神、生理、情感、社会关系评分升高,且联合组低/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 10.00%,P=1.000)。结论 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美敏伪麻溶液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疾病快速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4年30期 v.1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

    朱昆明;吴梅芳;俞钦民;

    目的 比较生长抑素与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奥曲肽组与生长抑素组,各40例。奥曲肽组予以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联合奥美拉唑钠,生长抑素组予以注射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2组均用药5 d。比较2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用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ockall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生长抑素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奥曲肽组(92.50%vs. 75.00%,χ~2=4.501,P=0.034)。生长抑素组止血时间短于奥曲肽组,输血量少于奥曲肽组(P<0.01)。用药5 d后,2组PT、APTT缩短,Rockall评分降低,血浆Fib水平、SF-36评分升高,且生长抑素组改善幅度大于奥曲肽组(P<0.01)。生长抑素组与奥曲肽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 5.00%,P=1.000)。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可快速止血,减少输血量,改善凝血功能和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大承气汤加减联合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范青;刘斌;彭双姣;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加减联合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8月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78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实验室指标,症状消失时间、疾病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44%vs. 79.49%,χ~2=4.522,P=0.033)。治疗7 d后,2组腹痛、腹胀、呕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呕吐、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和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8%vs. 17.95%,χ~2=0.314,P=0.574)。结论 大承气汤加减联合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肠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加快病情转归,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信迪利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刘卫平;邹婷;

    目的 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30例)与常规化疗组(30例)。常规化疗组行常规化疗治疗,试验组采取信迪利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常规化疗组(63.33%vs. 36.67%,χ~2=4.266,P=0.038)。治疗3个疗程后,2组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常规化疗组(P<0.05或P<0.01);2组血清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化疗组(P<0.05或P<0.01);2组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或P<0.01)。试验组与常规化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vs. 23.33%,χ~2=0.098,P=0.754)。结论 复发晚期食管癌采取信迪利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联合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

    2024年30期 v.17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及肝功能的影响

    李裕海;王德志;黄修柳;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2023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0例分为恩替卡韦组35例(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与联合治疗组35例(在恩替卡韦组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2组用药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6个月后,2组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较用药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恩替卡韦组(P<0.01);2组乏力、腹胀、厌食评分较用药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恩替卡韦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43%)与恩替卡韦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1,P=0.324)。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乏力、腹胀等诸多临床症状,可在促进肝功能恢复的同时,减轻肝损伤,改善肝纤维化状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024年30期 v.17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硫代硫酸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

    梅雨;邱国萍;王满庭;

    目的 观察硫代硫酸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及血液透析净化室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UP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基础上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硫代硫酸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第2、4、6、8周四项瘙痒量表(FⅡQ)评分,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磷(P)]及甲状旁腺激素(PTH)、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2、4、6、8周FⅡ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血清CRP、SCr、BUN、P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PT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PSQI、S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硫代硫酸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UP的效果显著,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血清SCr、BUN、P、PTH水平,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4年30期 v.17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林潮铭;李腾;许家惠;

    目的 观察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福鼎市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65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3,给予RCHOP方案治疗)和观察组(n=32,给予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6个疗程结束后评价效果。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乳酸脱氢酶(LDH)]、KPS评分、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90.63%vs. 66.67%,χ~2=5.518,P=0.019)。治疗周期结束后,2组血清TNF-α、VEGF、IL-6、LD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KPS评分升高、IP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13%vs. 36.36%,χ~2=0.504,P=0.477)。结论 DLBCL患者采用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治疗具有确切效果,可有效消除肿瘤细胞,加快炎症消退,有利于患者机能恢复,改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2024年30期 v.17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吴吕;刘芳;

    目的 观察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于2021年1月—2024年1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接受阿扎胞苷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应用阿扎胞苷75 mg·m~(-2)·d~(-1)皮下注射治疗7 d, 4周为1个疗程。完成疗程后评价患者的治疗反应,评估MDS采用阿扎胞苷的有效性及药物耐受性,分析影响阿扎胞苷应答的临床指标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结果 41例患者主要以头晕、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症状就诊。41例均治疗2个疗程以上,阿扎胞苷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56.10%(23/41),其中完全缓解6例(14.63%),部分缓解6例(14.63%),骨髓完全缓解5例(12.20%),血液学改善4例(9.76%),疾病稳定2例(4.88%)。整体有效与治疗失改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铁蛋白水平、疗程、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分型、染色体核型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MDS的整体有效率确切,但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IPSS-R分型较高危及复杂核型的患者可能提示对阿扎胞苷单药治疗反应欠佳。

    2024年30期 v.17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碘131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

    周建锋;林睿智;

    目的 观察碘131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甲亢患者60例,按照信封抽签法分为甲疏咪唑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0例。甲巯咪唑组予以甲巯咪唑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碘131联合甲巯咪唑治疗。2组疗程均不低于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总甲状腺素(TT_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促甲状腺素(TSH)]、甲状旁腺激素(PTH)、性激素指标[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总睾丸酮(T)、雌二醇(E_2)]、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降钙素(CT)、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β-胶原蛋白(β-CTX)、碱性磷酸酶(ALP)]、骨密度,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甲巯咪唑组(96.67%vs. 73.33%,χ~2=4.706,P=0.030)。治疗后,2组TT_3、FT_3、TT_4、FT_4、TPOAb、TRAb水平低于治疗前,PT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甲巯咪唑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TSH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E_2水平及联合治疗组LH、FSH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T、E_2水平低于甲巯咪唑组(P<0.01);治疗后,甲巯咪唑组LH、FSH水平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BGP、CT、PⅠNP、β-CTX、ALP水平降低,2组髋部、桡骨骨密度及联合治疗组腰椎_(2~4)骨密度升高,且联合治疗组BGP、CT、PⅠNP、β-CTX、ALP水平低于甲巯咪唑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髋部、桡骨、腰椎_(2~4)骨密度组间比较及甲巯咪唑组腰椎_(2~4)骨密度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甲巯咪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 16.67%,P=1.000)。结论 碘131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可提高疗效,有效纠正甲状腺功能、性激素、骨代谢异常,提高骨密度,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非奈利酮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DN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的影响

    申丽华;吴海艳;

    目的 观察非奈利酮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N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达格列净组(34例)和联合治疗组(34例)。达格列净组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达格列净组基础上给予非奈利酮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介素-6(IL-6)]、肾功能指标[尿蛋白排泄率、尿素氮(BUN)、尿酸(UA)及肾小球滤过率(GFR)]、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血清TNF-α、TGF-β_1、IL-6水平均下降,且联合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达格列净组(P<0.01);2组尿蛋白排泄率与BUN、U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GFR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达格列净组(P<0.01);2组HbA_(1c)与FPG、2 hPG水平及LDL-C、TG、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达格列净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HDL-C水平高于达格列净组(P<0.01),达格列净组治疗前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达格列净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vs. 17.65%,χ~2=1.275,P=0.259)。结论 采用非奈利酮联合达格列净治疗DN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机体血清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降低患者血糖同时调节血脂水平,且用药安全性高。

    2024年30期 v.17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黄连温胆汤加味佐治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

    陈继凡;覃正壮;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佐治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贵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前列地尔组40例和中药组4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中药组在前列地尔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实验室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前列地尔组(97.50%vs. 77.50%,χ~2=7.314,P=0.007)。治疗4周后,2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转化生长因子-β_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内皮素-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前列地尔组(P<0.05或P<0.01);2组疲乏萎靡、食少纳呆、腰膝酸软、恶心呕吐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前列地尔组(P<0.01);2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中药组高于前列地尔组(P<0.01)。结论 黄连温胆汤加味佐治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减轻肾损伤,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年30期 v.17 105-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活血化瘀方加减联合加替沙星序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

    肖琛鹏;汤林;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加减联合加替沙星序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1月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加替沙星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0例。加替沙星组予以加替沙星序贯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加替沙星组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瘀方加减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平均尿流率(AFR)、最大尿流率(MFR)、前列腺液指标(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白细胞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加替沙星组(93.33%vs. 73.33%,χ~2=4.320,P=0.038)。用药2周后,2组尿痛、尿频急、余沥不尽、脉滑、舌红苔黄、阴囊潮湿积分及前列腺症状、尿路症状、盆腔疼痛、生活质量评分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加替沙星组(P<0.01);2组AFR、MFR加快,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白细胞评分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加快/降低幅度大于加替沙星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与加替沙星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活血化瘀方加减联合加替沙星序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提高疗效,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和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且联合中药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2024年30期 v.17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硫酸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肠道屏障功能和胃肠动力学的影响

    黄育和;廖观全;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肠道屏障功能和胃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2月廉江市康福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分为联合用药组(35例)和生长抑素组(35例)。生长抑素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联合用药组在生长抑素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酶类指标、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生长抑素组(97.14%vs. 71.43%,χ~2=8.737,P=0.003)。治疗2周后,2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氧磷酶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生长抑素组(P<0.01);2组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生长抑素组(P<0.01)。联合用药组胃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淀粉酶恢复时间均短于生长抑素组(P<0.01)。联合用药组与生长抑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1%vs. 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5,P=0.426)。结论 硫酸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氧磷酶1水平,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且治疗安全性高。

    2024年30期 v.17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加巴喷丁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临床效果

    黄刚;吴玲露;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加巴喷丁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鄂州市中医医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术后出现残留神经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组与联合中药组,每组50例。加巴喷丁组给予加巴喷丁片,联合中药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加巴喷丁片,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0、30 d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尼龙绳试验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加巴喷丁组(98.00%vs. 76.00%,χ~2=10.698,P=0.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呈降低趋势,且联合中药组治疗10、30 d后VAS评分低于加巴喷丁组(P<0.01);2组尼龙绳试验评分呈升高趋势,且联合中药组治疗10、30 d后尼龙绳试验评分高于加巴喷丁组(P<0.01)。联合中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加巴喷丁组(4.00%vs. 16.00%,χ~2=4.000,P=0.046)。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加巴喷丁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缓解下肢麻木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地诺孕素与戈舍瑞林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对CA125和CA19-9的影响比较

    芶飞飞;颜淑敏;申平;

    目的 比较地诺孕素与戈舍瑞林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对糖类抗原(CA)125、CA19-9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诺孕素组(40例,采用地诺孕素片治疗)和戈舍瑞林组(40例,采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CA125、CA19-9、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结果 地诺孕素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戈舍瑞林组(97.50%vs. 80.00%,χ~2=4.507,P=0.034)。治疗6个月后,2组VAS评分降低,且地诺孕素组VAS评分低于戈舍瑞林组(P<0.01);2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地诺孕素组低于戈舍瑞林组(P<0.01);2组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且地诺孕素组子宫内膜厚度薄于戈舍瑞林组(P<0.01)。地诺孕素组与戈舍瑞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 10.00%,P=1.000)。结论 相较于戈舍瑞林,采用地诺孕素可提高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痛经程度,降低血清CA125、CA19-9水平及性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2024年30期 v.17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保妇康栓联合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HPV感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杨艳;吕红霞;田妮;龙灵;肖代霞;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联合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贵州省职工医院妇科收治的HPV感染性宫颈炎患者8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人干扰素α2b栓单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2组均持续用药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PV-DNA载量、血清炎性因子及治疗后阴道微生态恢复正常率、HPV转阴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77.50%,χ~2=5.165,P=0.023)。治疗3个疗程后,2组HPV-DNA载量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阴道微生态恢复正常率及HPV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χ~2=5.165,P=0.023)。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HPV感染性宫颈炎可显著提升药效,降低机体炎症,促进阴道微生态改善及HPV转阴,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 ]
  • 卡波姆阴道填塞凝胶联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阴道菌群的影响

    毛利霞;陈先凤;邵盈;

    目的 观察卡波姆阴道填塞凝胶联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阴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德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甲硝唑栓组(n=31)与联合治疗组(n=31)。甲硝唑栓组予以复方甲硝唑栓,联合治疗组在甲硝唑栓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波姆阴道填塞凝胶。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介素-1β(IL-1β)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阴道菌群、阴道酸碱环境、阴道健康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硝唑栓组(96.77%vs. 74.19%,χ~2=4.679,P=0.031)。治疗14 d后,2组血清TGF-β_1、IL-1β及MCP-1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甲硝唑栓组(P<0.01);2组阴道乳酸杆菌菌落数多于治疗前,阴道pH值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增多/下降幅度大于甲硝唑栓组(P<0.01);2组阴道分泌物、阴道湿润度、阴道黏膜情况、阴道弹性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甲硝唑栓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甲硝唑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5%vs. 9.68%,P=1.000)。结论 卡波姆阴道填塞凝胶联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维持阴道菌群平衡,改善阴道酸碱环境,保障阴道健康,且联合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2024年30期 v.17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补肾助卵汤对环磷酰胺诱导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抑制效果

    梁惠珍;唐平芳;向鑫玉;

    目的 分析补肾助卵汤对环磷酰胺诱导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抑制效果,以期为DOR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0只8周龄雌性Sprague Dawley(SD)健康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取其中10只大鼠作为Sham组,其余大鼠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90 mg/kg建立DOR模型,随机分为DOR模型组及DOR+BZD组,各10只,其中DOR+BZD组大鼠经胃灌注补肾助卵汤连续干预14 d; DOR模型组大鼠接受相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干预14 d。比较3组发情周期、卵巢指数、卵巢组织、实验室指标[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抗缪勒管激素(AMH)]、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及卵巢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 Sham组大鼠发情周期正常,而DOR模型组大鼠发情周期被破坏,表明DOR大鼠建模成功;与DOR模型组相比,DOR+BZD组大鼠发情周期紊乱有所减轻。DOR模型组大鼠卵巢指数低于Sham组(P<0.01),而DOR+BZD组卵巢指数高于DOR模型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DOR模型组大鼠卵巢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成熟卵泡、颗粒细胞数量减少,卵母细胞体积也减小,而DOR+BZD组大鼠有所改善;DOR模型组大鼠血清FSH和LH水平高于Sham组,而血清E_2和AMH水平低于Sham组(P<0.05或P<0.01),而DOR+BZD组大鼠血清FSH和LH水平低于DOR模型组,血清E_2和AMH水平高于DOR模型组(P<0.05或P<0.01)。DOR模型组大鼠经注射环磷酰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高于Sham组(P<0.05),DOR+BZD组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率低于DOR模型组(P<0.05);此外,DOR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量高于Sham组,而Bcl-2蛋白表达量低于Sham组(P<0.01),DOR+BZD组大鼠卵巢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量低于DOR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量高于DOR模型组(P<0.01)。结论 补肾助卵汤能够有效改善环磷酰胺诱导DOR大鼠模型的卵巢储备功能,并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2024年30期 v.17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的临床疗效

    王韵凌;李鑫;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矮小症患儿5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干预措施,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注射用人生长激素,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龄、生长速度、预测成年身高、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vs. 68.00%,χ~2=4.878,P=0.027)。治疗6个月后,2组骨龄、生长速度大于治疗前,预测成年身高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增大/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vs. 0,χ~2=1.418,P=0.234)。结论 儿童矮小症在接受饮食、运动以及睡眠干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可增强疗效,提高患儿骨龄及生长速度,改善骨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知柏地黄丸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效果

    张爱娟;张光林;邓上书;

    目的 观察知柏地黄丸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6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亮丙瑞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4例。亮丙瑞林组予以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联合治疗组在亮丙瑞林组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丸,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化指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最大卵泡直径、生长参数(身高、骨龄、6个月生长速度),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亮丙瑞林组总有效率的76.47%(χ~2=4.221,P=0.040)。治疗6个月后,2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亮丙瑞林组(P<0.01);2组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亮丙瑞林组(P<0.05或P<0.01);2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最大卵泡直径减小,且联合治疗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最大卵泡直径小于亮丙瑞林组(P<0.01)。2组治疗6个月后身高、骨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6个月生长速度为(4.65±1.25)cm,小于亮丙瑞林组的(5.54±0.54)cm(t=3.811,P=0.003)。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88%)与亮丙瑞林组(1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3,P=0.669)。结论 在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丸,能够显著提高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早熟症状,降低性激素水平,缩小子宫、卵巢容积,延缓生长速度,且用药较安全。

    2024年30期 v.17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

    游晏平;刘燕;曾龙平;

    目的 观察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阿司匹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0例。阿司匹林组予以阿司匹林片,联合治疗组在阿司匹林组基础上予以人血丙种球蛋白。比较2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指标[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阿司匹林组的66.67%(χ~2=6.667,P=0.010)。用药后,联合治疗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优于阿司匹林组(U=2.560,P=0.011);2组血清TNF-α、IL-6、PCT、CRP,血浆D-D水平及PLT、ESR低于阿司匹林组,APTT长于阿司匹林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发热、手足硬肿、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短于阿司匹林组(P<0.01)。联合治疗组与阿司匹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10.00%,P=1.000)。结论 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防止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4年30期 v.17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氟哌啶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

    傅敏;张光林;陈少华;

    目的 观察氟哌啶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三明市第二医院门诊收治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150例分为试验组(75例)和阿立哌唑组(75例)。阿立哌唑组应用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试验组在阿立哌唑组基础上予以氟哌啶醇片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发声性抽动与运动性抽动评分、肌肉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阿立哌唑组(89.33%vs. 77.33%,χ~2=3.888,P=0.049)。治疗6个月后,2组发声性抽动与运动性抽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评分较阿立哌唑组下降显著(P<0.01);2组抽动强度、抽动频率、每次抽动次数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阿立哌唑组(P<0.01);2组一般行为缺陷、脑干功能及自主行为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阿立哌唑组(P<0.01);2组治疗后的PS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阿立哌唑组(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阿立哌唑组的14.67%(χ~2=5.042,P=0.025)。结论 氟哌啶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效果明显,可降低患儿发声性抽动与运动性抽动评分,改善肌肉功能和神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

    2024年30期 v.17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杨琴;方佳;米霞;

    目的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4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猪肺磷脂组与联合治疗组,各45例。猪肺磷脂组予以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猪肺磷脂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2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猪肺磷脂组的80.00%(χ~2=5.075,P=0.024)。联合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猪肺磷脂组(P<0.01)。治疗1周后,2组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及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白介素-6水平降低,潮气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猪肺磷脂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与猪肺磷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 6.67%,χ~2=0.494,P=0.482)。结论 NRDS患儿采取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利于改善患儿呼吸功能、血气及炎性反应,从而缩短患儿住院时间,用药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联合头孢丙烯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炎症的影响

    陈涵锐;江升;

    目的 观察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联合头孢丙烯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福清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丙烯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2例。2组患儿均接受对症治疗,头孢丙烯组予以头孢丙烯片,联合治疗组予以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联合头孢丙烯片,2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与头痛、肺部啰音、咳嗽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常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头孢丙烯组(97.62%vs. 80.95%,χ~2=4.480,P=0.034)。联合治疗组退热时间与头痛、肺部啰音、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头孢丙烯组(P<0.01)。治疗7 d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以及呼气流量峰值较治疗前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以及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高/低于头孢丙烯组(P<0.01)。联合治疗组与头孢丙烯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联合头孢丙烯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炎症,快速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且联合治疗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2024年30期 v.17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朱橙;廖琼;黄昕;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他啶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5例。头孢他啶组予以注射用头孢他啶,联合治疗组在头孢他啶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组均用药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头孢他啶组(97.14%vs. 77.14%,χ~2=4.590,P=0.032)。用药7 d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升高,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白介素-8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头孢他啶组(P<0.01);联合治疗组气喘、咳嗽、肺啰音、发热消退时间短于头孢他啶组(P<0.01)。联合治疗组与头孢他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vs. 2.86%,χ~2=0.265,P=0.606)。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头孢他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联合用药并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2024年30期 v.17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Vitapex根充糊剂治疗乳牙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

    张超辉;郭翔宇;赵巍;

    目的 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联合Vitapex根充糊剂治疗乳牙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患儿就诊时间编号随机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乳牙瘘管型根尖周炎患儿10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与Vitapex组,各50例。Vitapex组采用Vitapex根充糊剂治疗,联合治疗组在Vitapex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咬牙合力、牙齿咀嚼功能、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免疫球蛋白(Ig)E、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Vitapex组(96.00%vs. 80.00%,χ~2=6.061,P=0.014)。治疗结束后,2组牙周咬牙合力、牙齿咀嚼功能较治疗前升高,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Vitapex组(P<0.01);2组龈沟液IgE、IL-6、TNF-α、CRP水平较治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Vitapex组(P<0.01)。联合治疗组与Vitapex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vs. 8.00%,χ~2=0.444,P=0.5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Vitapex根充糊剂治疗乳牙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儿口腔功能,缓解口腔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157-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皮敏消胶囊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柯海刚;

    目的 观察皮敏消胶囊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5月鄂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湿疹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用组与内外联合组,各50例。外用组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内外联合组给予皮敏消胶囊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评分、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皮损面积、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及白介素-23(IL-23)]、皮肤功能指标[皮肤油脂(SC)、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角质层含水量(WCSC)],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2组表皮脱落、红斑、苔藓化、丘疹评分及瘙痒评分与DLQ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内外联合组低于外用组(P<0.01);2组皮损面积小于治疗前,且内外联合组小于外用组(P<0.01);2组血清TNF-α、IL-1β、IL-6、IL-17及IL-23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内外联合组低于外用组(P<0.01);2组SC、WCSC高于治疗前,TEW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内外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外用组(P<0.01)。内外联合组与外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 4.00%,χ~2=0.177,P=0.674)。结论 皮敏消胶囊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恢复皮肤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30期 v.17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药师园地

  • GD-SOAP会诊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治疗实践与典型案例分析

    石禹;张月月;陈敏;窦志华;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网格化管理(GD)—主观性资料—客观性资料—分析与评价—治疗计划(SOAP)会诊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DR)感染患者中的治疗实践,并结合典型案例总结MDR感染患者的会诊程序与思路。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MDR感染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自2020年6月起,实施临床药师GD-SOAP会诊模式,另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3年8月经GD-SOAP会诊模式会诊的MDR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细菌培养标本来源、病原菌种类、临床医师对临床药师用药方案的采纳情况及采纳病例的治疗效果,临床药师会诊科室覆盖率。结果 对照组细菌培养标本共收集127份,观察组共收集140份。2组细菌培养标本来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标本中MDR以肺炎克雷伯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2组病原菌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761,P=0.256)。观察组临床药师用药方案总体采纳率高于对照组(91.00%vs. 61.00%,χ~2=24.671,P<0.001)。观察组总体采纳临床药师用药方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52%vs. 32.79%,χ~2=16.766,P<0.001)。观察组会诊覆盖科室数量较广,且病历中记载临床药师会诊意见率达100.00%。结论 将GD-SOAP会诊模式用于MDR感染患者的药学服务工作中可使药学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并较好地融入到一线临床医疗服务中,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GD-SOAP会诊模式现已成为临床药学服务的新模式。

    2024年30期 v.17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真菌尿路感染药学监护1例报道

    荆莉;丁丽;于爽;王晶;

    <正>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五大疾病之一~([1])。糖尿病患者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多存在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2]),且因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及细菌对尿路上皮的黏附性增加,致使其较易患尿路感染~([3])。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出现症状性尿路感染的相对危险度为1.5~2.2,其尿路感染复发的风险也较高~([4])。若尿路感染未及时控制,可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病死率升高~([5])。

    2024年30期 v.17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用药调查

  • 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病防治的耐药情况分析

    庄晖;庄瑞胜;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防治的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6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MDR-PTB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从MDR-PTB患者中分离的结核分杆杆菌对常见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将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分为耐药组(n=60)及无耐药组(n=64)。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胸部CT表现,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R-PTB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按照耐药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MDR-PTB患者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及加替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8.39%、48.39%、47.58%、41.13%、8.87%。耐药组体质指数(BMI)<18.5 kg/m~2、复治、二线药物使用时间≥30 d、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占比与无耐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组胸部CT表现为毁损肺患者占比高于无耐药组(38.33%vs. 17.19%,χ~2=6.958,P=0.00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18.5 kg/m~2、复治、二线药物使用时间≥30 d、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及胸部CT表现为毁损肺是MDR-PTB患者发生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MDR-PTB患者对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BMI<18.5 kg/m~2、复治、二线药物使用时间≥30 d、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及胸部CT表现为毁损肺均会增加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发生风险,应予以重点关注。

    2024年30期 v.17 171-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不良反应

  • 美罗培南致肝损伤1例并文献分析

    郑晓倩;苏建花;宣伟东;丁叶;周忠敏;闫玉婷;祝纯蕙;

    <正>患者,男,83岁,身高170 cm, 体质量75 kg, 体质指数26 kg/m2,主诉“头晕10 d, 反复发热伴气促1周”,于2022年6月29日入院治疗。患者于2022年6月19日起出现头晕伴四肢乏力,6月20日至外院就诊并住院治疗,外院予颅脑CT检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予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控制心率、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6月22日起患者出现反复发热,最高至39 ℃,且出现气促,伴咳嗽咯痰。

    2024年30期 v.17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综述

  • 简述蒙成药扫日劳-7汤研究进展

    伊拉娜;巴图德力根;刘芝;阿尼苏;那日苏;

    蒙成药扫日劳-7汤最早收载于《蒙医金匾》,属于蒙药、藏药传统验方,由北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茸、紫草、茜草(制)配伍组成,其他文献记载的处方皆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临床应用演变而来,具有清肺热、止咳,祛痰的功效,蒙医临床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喘、痰多,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疗效显著。文章就蒙成药扫日劳-7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024年30期 v.17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