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玲华;王瑛;李海龙;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0~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胰岛功能指标[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体质指数(BMI),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治疗期间每日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FPG、2 hPBG、HbA_(1c)、FC-P、HOMA-IR、HOMA-β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BG、HbA_(1c)、HOMA-IR及BMI低于参照组,FC-P及HOMA-β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和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参照组,治疗期间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降低BMI,减少胰岛素使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2021年33期 v.1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莫宏辉;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内皮素和细胞黏附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予以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内皮素1、细胞黏附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ACM-1)],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s ICAM-1及sVACM-1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内皮素和细胞黏附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徐晓蓬;袁伯稳;季凤华;
目的探讨金贝痰咳清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贝痰咳清颗粒,2组患儿均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喘憋、咳嗽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峰值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喘憋、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EV_1、PEF及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EF快于对照组,FEV_1大于对照组,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1β、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贝痰咳清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支气管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洁;
目的探究华法林对心房颤动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华法林口服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AI)、全血低切黏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T、TT、APTT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T、TT、APTT分别长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GPⅡb/Ⅲa、CD62p、PAC-1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GPⅡb/Ⅲa、CD62p、PAC-1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PV、AI、WBLSV、WBHSV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V、AI、WBLSV、WBHSV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年33期 v.14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丹;曾巾芬;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S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日常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P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前,2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SSPI、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能够有效改善S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利于改善日常行为能力。
2021年33期 v.14 15-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叶美玲;丁新国;陈志松;梁李娜;覃静;肖琦;陈艺延;周溯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与其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关系。方法选取厦门市海沧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根据AVF是否通畅,将观察组患者进一步分为AVF通畅亚组(48例)与AVF失功亚组(42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及血清Lp-PLA2、ICAM-1,比较AVF通畅亚组与AVF失功亚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透析龄、基础肾病构成、超滤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甲状旁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Hcy)、血钙、血磷、尿酸(UA)、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Lp-PLA2、ICAM-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AVF失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Lp-PLA2、ICAM-1高于对照组(P<0.05)。AVF失功亚组超滤量、SBP、DBP、甲状旁腺激素、Hcy、血磷、UA、FPG、LDL-C、血小板计数、FIB及血清Lp-PLA2、ICAM-1高于AVF通畅亚组,白蛋白低于AVF通畅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量、SBP、DBP、Hcy、血磷、UA、FPG、LDL-C、FIB及血清Lp-PLA2、ICAM-1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AVF失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Lp-PLA2、ICAM-1升高是其发生AVF失功的危险因素。
2021年33期 v.1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泰鑫;黄陈海;喻逢春;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的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2020年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3例,采集患者肛周脓液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统计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结果 83份样本共分离病原菌89株,包括革兰阴性菌72珠(80.90%),主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分别为46.07%和16.85%;革兰阳性菌15株(16.85%),主要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10.11%。检出多重耐药菌15珠(16.85%),包括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1株(12.36%)、肺炎克雷伯菌ESBLs 2株(2.25%)、MRSA 2株(2.25%)。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在60%以上;对丁胺卡那霉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度较好,均在80%以上。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苄青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耐药率较高,均在50%以上,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敏感度较高,均在80%以上。结论导致肛周脓肿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多重耐药菌占有一定比例,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以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耐药菌产生。
2021年33期 v.14 2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杨宁;吴平平;董俊党;王其静;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鼎市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106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康复治疗,试验组接受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IL-6、TNF-α及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6、TNF-α及CR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屈曲下蹲能力及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屈曲下蹲能力及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屈肌、伸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屈肌、伸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局部炎性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肌力。
2021年33期 v.14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丽筠;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汕头市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2018—2020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莫西沙星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细菌清除率,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WBC、CRP、PCT及IL-6低于对照组,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向勇;胡桂林;
目的探讨小剂量1%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在混合痔患者痔疮自动套扎术(RP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骶管麻醉,41例)和观察组(小剂量1%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41例)。比较2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前10 min(T_0)、麻醉阻滞后10 min(T_1)、麻醉阻滞后20 min(T_2)、麻醉阻滞后30 min(T_3)时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术后1、6、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8、24 h舒适状态评分(BCS),手术开始时肛管松弛、直肠牵拉反射、手术结束时肛门收缩恢复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_0、T_2、T_3时2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T0、T_1、T_3时2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_1、T_2时HR高于本组T0时,T_2时MAP低于本组T0时(P<0.05)。观察组术后1、6、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24 h BCS高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开始时肛管松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牵拉反射率低于对照组,手术结束时肛门收缩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混合痔患者RPH中应用小剂量1%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维持患者HR和MAP平稳,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水平,促进患者术后肛门收缩功能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1年33期 v.14 32-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花兰;
目的探讨甲硝唑栓联合定君生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赣州市立医院医疗集团赣江分院收治的8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甲硝唑栓治疗,联合组患者施行甲硝唑栓+定君生治疗,比较2组患者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阴道pH值和表层细胞百分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患者外阴瘙痒、外阴疼痛及白带异常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阴道pH值和表层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表层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χ~2=8.538,P=0.003)。联合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χ~2=5.165,P=0.023)。联合组患者复发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7.50%(7/40)(χ~2=5.000,P=0.025)。结论甲硝唑栓联合定君生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可提升其临床疗效,在积极改善阴道pH值、表层细胞百分比、外阴瘙痒、外阴疼痛及白带异常症状的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2021年33期 v.1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玉华;
目的探讨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兴国县皮肤病性病防治所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试验组(n=43)。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治疗,试验组采用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白带、瘙痒、烧灼感)积分、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白带、瘙痒、灼烧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带、瘙痒、灼烧感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IL-4、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4、IL-8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机体炎症状态,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丹;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LVEF、CO、SV、LVESD、LVEDD及血清NO、ET、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LVESD、LVEDD及血清ET、IL-1、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CO、SV及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碧海;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2019—2020年收治的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阿托品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2组FVC、FEV_1、FEV_1/FVC、LVEDD、LVESD、LVEF、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VC、FEV_1、FEV_1/FVC、LVEF、SV高于参照组,LVEDD、LVESD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坤亭;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厦门市同安区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组均连续服药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质量、收缩压、24 h尿定量、每日胰岛素剂量、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体质量、收缩压、24 h尿定量、每日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收缩压、24 h尿定量、每日胰岛素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BG、2 h PG、24 h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BG、2 h PG、24 h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患者因血糖升高带来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1年33期 v.1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建海;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单一组患者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联合组患者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OD、MDA、AOPP水平、DBP、SBP、NO、ET水平、LVESD、LVEF、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OD、NO水平、LVEF高于治疗前,MDA、AOPP水平、DBP、SBP、ET水平、LVESD、MAP、HR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SOD、NO水平、LVEF高于单一组,MDA、AOPP水平、DBP、SBP、ET水平、LVESD、MAP、HR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单一组的85.00%(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单一组的20.00%(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可以快速稳定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应用价值高。
2021年33期 v.14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毛剑峰;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试验组(n=49)。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方案,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方案基础上静脉注射胺碘酮,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 h、治疗24 h患者的心室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观察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统计2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5.5%(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 h后,试验组患者心室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12、24 h后心室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心电图QT离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电图QT离散度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与对照组的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心室率,改善心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2021年33期 v.1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谭新忠;黄上元;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抽样方法分为比对组与分析组,各42例。比对组予以贝那普利治疗,分析组在比对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C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钾、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BG)、肾功能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比对组(P<0.05)。治疗前,2组Ccr、SOD、血钾、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Ccr、SOD高于比对组,血钾、Hcy低于比对组(P<0.05)。治疗前,2组FPG、2 h 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FPG、2 h BG低于比对组(P<0.05)。治疗前,2组24 h尿蛋白、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24 h尿蛋白、BUN、Scr低于比对组(P<0.05)。分析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比对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和血清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永艳;李栋;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20%甘露醇溶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3%高渗盐水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3、6 h后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中心静脉压(CVP),治疗前及治疗后5 d、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并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MAP、CP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 h后,观察组MAP、CP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h后,2组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h、6 h后观察组CV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与血清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MAP、CPP、CVP,降低颅内压,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
2021年33期 v.1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广辉;邱胜利;刘涛;韩斌;吴坤;杨佳康;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颅脑损伤患者脑代谢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代谢指标[颈内动静脉血氧含量(DajvO_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2组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等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DajvO_2、Sjv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ajvO_2低于对照组,SjvO_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颅脑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脑代谢水平及神经功能,从而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经者;赵成军;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喷丁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予以由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组成的3HRZE/6HRE化疗方案,观察组予以由异烟肼(H)、利福喷丁(Rt)、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左氧氟沙星(L)组成的3HRdZEL/6HRdL化疗方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第1、2个月及疗程结束痰菌转阴情况,治疗前后白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CD_4~+T淋巴细胞分数、CD_8~+T淋巴细胞分数,并观察2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个月、第2个月及治疗结束,观察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IL-18、IFN-γ、CD_4~+T淋巴细胞分数、CD_8~+T淋巴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8、IFN-γ低于对照组,CD_4~+T淋巴细胞分数、CD_8~+T淋巴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喷丁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痰菌转阴率,改善复治涂阳肺结核初治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仁瑞;钟琼;许梅;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7—2019年收治的脑转移性肿瘤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放疗组和联合组,各30例。放疗组患者采用6MV-X线进行全脑放疗,联合组患者在放疗组基础上采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期间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观察2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缓解率高于放疗组(P<0.05)。联合组患者OS、PFS长于放疗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SE、CEA、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后,联合组患者血清NSE、CEA、CA125水平低于放疗组(P<0.05)。2组患者治疗6个周期后血清NSE、CEA、CA125水平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2组总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性肿瘤的近期疗效确切,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其血清肿瘤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景;徐云峰;朱萍;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与塞替派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3月于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及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行乳房切除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多西他赛注射液塞联合替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癌相关糖蛋白抗原(CA15-3)]水平,生存质量评分,生存率、复发率,并观察2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RR)率、疾病控制(D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EA、CA125及CA15-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CA125及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社会、心理及精神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培他滨与塞替派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应用效果相当,但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可有效提高生存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复发率,减少毒副作用。
2021年33期 v.1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高崟;
目的分析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采用常规放化疗,29例)和乙组(采用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_(19)~+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CD_3~+T淋巴细胞)和生存、复发、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包括糖类抗原125(CA125)、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乙组治疗后CD_(19)~+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CD_3~+T淋巴细胞高于甲组(P<0.05)。乙组生存率高于甲组,复发率、远处淋巴结转移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于甲组(P<0.05)。乙组治疗后CA125、MIP-3α低于甲组(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且患者疾病复发率与转移率低,生存率高。
2021年33期 v.14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薛锦平;
目的分析益肺增效汤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2020年10月信丰县中医院收治的7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P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肺增效汤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中医证候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2组患者CEA、VEGF、CYFRA21-1水平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EA、VEGF、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肺增效汤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发生率。
2021年33期 v.14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雷艳花;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8例,根据整群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bFGF、VEGF、VEGFR及骨髓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bFGF、VEGF、VEGFR及骨髓MVD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管生成调控因子及骨髓MVD,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丽琴;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玉山县中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COP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氨茶碱片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PaO_2、SaO_2、PaCO_2、OI、FEV_1、PEF、FVC、MMEF及血清TNF-α、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_2、SaO_2、OI、FEV_1、PEF、FVC、MMEF高于对照组,PaCO_2及血清TNF-α、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他啶联合氨茶碱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俊;
目的探讨健脾补肺降气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栗县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63例,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补肺降气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CT、EOS计数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EOS计数及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aO_2、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肺降气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2021年33期 v.14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过承兵;巫国文;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于玉山县中医院行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依诺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患侧小腿周径,VTE发生率,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APTT、PT、TT、FIB与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PT、TT长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侧小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侧小腿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诺肝素钠能够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有效预防术后VTE,安全可靠。
2021年33期 v.14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简书;邓玉琴;邓宇春;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斑块易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龙岩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0年9月接收的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2组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另加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脑部情况[斑块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脑动静脉血糖差(A-VGlu)]、斑块情况(高回声斑块、低回声斑块、斑块消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液流动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以及不良反应(皮疹、肾损伤、头疼、胃部不适)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斑块面积、IMT、A-VGl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斑块面积、IMT、A-VGlu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高回声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回声斑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斑块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LDL-C、TG、TC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TG、TC、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能降低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动指标,在保证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改善斑块情况。
2021年33期 v.1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景春;胡高涛;
目的探讨软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肝硬化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安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肝纤维化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3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酶(HA)]、肝硬度值、炎性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TBiL、AST、ALT、LN、PCⅢ、HA、肝硬度值、MMP-2、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TBiL、AST、ALT、LN、PCⅢ、HA、肝硬度值、MMP-2、TNF-α、IL-6低于甲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肝硬化肝纤维化采用软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状况,减轻机体炎性水平。
2021年33期 v.14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玉凤;严林灿;罗秀清;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疏肝调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LF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2月龙岩市中医院收治的NALFD患者8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调脂汤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ALT、AST、DBil、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DBil、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FBG、2 h PG、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 h PG、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LFD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疏肝调脂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血糖、血脂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2021年33期 v.14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王晓莹;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长效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 L)、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A/G)]、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AST、ALT、TBiL、A/G、HA、LN、PC-Ⅲ、Ⅳ-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BiL、HA、LN、PC-Ⅲ、Ⅳ-C低于对照组,A/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春兰;陆伟;
目的观察小剂量帕罗西汀联合梦醒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2月常州市德安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PTSD患者53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帕罗西汀联合梦醒汤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文版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CAPS)评分、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水平;观察2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反复体验、警觉性增加、回避症状评分及CAP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反复体验、警觉性增加、回避症状评分及CAP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HAMD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6、TNF-α、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粪常规检查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与单纯小剂量帕罗西汀相比,小剂量帕罗西汀联合梦醒汤能更有效地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后PTSD患者的PTSD症状及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提高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2021年33期 v.14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邱隆凤;李勇;谢辉;李永红;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保元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呋塞米(呋塞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保元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医症状评分、Lee氏心衰积分,治疗后心率总恢复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前,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NT-proBN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Lee氏心衰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Lee氏心衰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总恢复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塞米联合保元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和Lee氏心衰积分。
2021年33期 v.14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映瑶;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2018—2020年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289例与乙组290例。甲组予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三凹征、肺部啰音、喘息、咳嗽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吸阻力(Rrs)、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值容积比(VPTEF/VE)、吸气呼气时间比(Ti/Te)、每公斤体质量潮气量(VT/kg)]、炎性因子指标[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与免疫功能指标[CD_8~+T淋巴细胞分数、CD_4~+T淋巴细胞分数、CD_3~+T淋巴细胞分数],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乙组三凹征、肺部啰音、喘息、咳嗽消失时间短于甲组(P<0.05)。治疗前,2组Rrs、tPTEF/tE、VPTEF/VE、Ti/Te、VT/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Rrs低于甲组,tPTEF/tE、VPTEF/VE、Ti/Te、VT/kg高于甲组(P<0.05)。治疗前,2组IL-4、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IL-4低于甲组,IFN-γ高于甲组(P<0.05)。治疗前,2组CD_8~+T淋巴细胞分数、CD_4~+T淋巴细胞分数、CD_3~+T淋巴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CD_8~+T淋巴细胞分数低于甲组,CD)4~+T淋巴细胞分数、CD_3~+T淋巴细胞分数高于甲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与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水平。
2021年33期 v.14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骆勤红;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sFlt1)、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选取临武县人民医院2019—2020年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尼卡地平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HIF-1α、sFlt1、LDH、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凝血指标(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量(24 hU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顺产率。结果治疗前,2组HIF-1α、sFlt1、LDH、GPⅡb/Ⅲa、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IF-1α、sFlt1、LDH、GPⅡb/Ⅲa、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2组SBP、DBP、24 hU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BP、DBP、24 hUP低于参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顺产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中,应用尼卡地平联合硫酸镁药物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可以更为理想地降低患者的血压、24 hUP,且相较于传统的尼卡地平单一用药,其对于影响子痫病情的HIF-1α、sFlt1、LDH具有更为理想的调节效果,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2021年33期 v.14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匡晓琴;李卿;
目的探讨铝镁二甲硅油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86例,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铝镁二甲硅油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及溃疡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7(IL-17)、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及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及溃疡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镁二甲硅油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加快溃疡面愈合,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钟仁华;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喘嗽患儿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免疫功能指标(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IL-6、TNF-α水平及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6、TNF-α水平及WB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湛健萍;吴慧;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赣县区人民医院儿科接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所有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包括咳嗽、高热、气喘、肺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咳嗽、高热、气喘、肺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IgA、IgM、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VC、PEF、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PEF、FEV_1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免疫指标及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韩名娥;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心肌炎患儿110例,根据红绿双色球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2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个星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效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cTnT、LDH、CK-MB、CK、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T、LDH、CK-MB、CK、AS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心电图改善效果,改善心肌酶指标,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丙云;杨琳;张翼飞;
目的探讨高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浦城县医院2016—2020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4例。2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及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治疗。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予以低剂量丙种球蛋白(剂量1.0 g/kg)治疗,高剂量组予以高剂量丙种球蛋白(剂量2.0 g/kg)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黏膜弥漫性充血、躯干红斑、颈淋巴结肿胀、咽喉部充血)缓解时间,治疗前后CRP、cTnⅠ及凝血功能指标[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发热、黏膜弥漫性充血、躯干红斑、颈淋巴结肿胀、咽喉部充血缓解时间短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前,2组CRP、cTnⅠ、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CRP、cTnⅠ、FIB低于低剂量组,PT、APTT长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川崎病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CRP、cTnⅠ水平,调节患儿凝血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缪继胜;朱明;揭秋霞;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瑞金市中医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6例,按照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抽样方法分为比对组48例与分析组48例。比对组予以常规治疗,分析组在比对组基础上实施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比对组(P<0.05)。治疗前,2组CRP、IL-6、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CRP、IL-6、IL-8低于比对组(P<0.05)。分析组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短于比对组(P<0.05)。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比对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王敏毅;
目的探讨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运城市第二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HIV感染合并PCP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免疫功能指标(CD_4~+T淋巴细胞、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1,3)-D-葡聚糖(BG),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_4~+T淋巴细胞、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T淋巴细胞、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LDH、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DH、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5)。结论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HIV感染合并PCP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态,保护免疫功能,降低LDH、BG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军;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4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2组患儿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咳嗽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IgG、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G、IgA、IgM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咳嗽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重症肺炎患儿经过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能快速改善其喘息、咳嗽、发热等症状,消除炎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缩短治疗周期,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曾海波;
目的探究玻璃酸钠、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德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36例)。甲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评分、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评分、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2组治疗前SIT结果、BUT、F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SIT结果、BUT长于甲组,FLS评分低于甲组(P<0.05)。2组治疗前SPEED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SPEED问卷评分低于甲组(P<0.05)。2组治疗前SW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SWLS评分高于甲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干眼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
2021年33期 v.14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菲菲;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瑞昌市人民医院2018—2020年收治的荨麻疹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5 mg/次,1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C3、补体C4]、炎症反应指标[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及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并观察2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IgE、补体C3、补体C4、IL-4、IL-6、IL-10、MCP-1、Eotaxin、RANT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E、IL-4、IL-6、IL-10、MCP-1、Eotaxin、RANTES水平低于对照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在荨麻疹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以及提高其机体免疫机制,有利于减轻其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好转,治疗安全性高。
2021年33期 v.14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国敏;
目的探讨祛痹方内服联合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沙县中医医院2018—2019年收治的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祛痹方内服联合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中医症候积分,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WOMAC评分、VAS评分、TNF-α、IL-6、IL-1、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OMAC评分、VAS评分、TNF-α、IL-6、IL-1、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祛痹方内服联合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机体炎症状态及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凌艳;
目的分析干扰素α2a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龙岩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栓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_4~+T淋巴细胞计数、CD_8~+T淋巴细胞计数、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9-9(CA19-9)]、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C3]及HPV再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_4~+T淋巴细胞计数、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_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A19-9、CRP、IL-6、TNF-α低于对照组,补体C3高于对照组(P<0.05)。2组HPV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a治疗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罗海勇;黎琪;
目的探讨应用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1月崇仁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33例。甲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乙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铝碳酸镁四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黏膜形态学、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结果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甲组的75.70%(P<0.05)。乙组患者黏膜厚度、腺体密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评分低于甲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IL-6、TNF-α低于甲组(P<0.05)。乙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91%(30/33),高于甲组的69.70%(23/33)(P<0.05)。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6%(2/33),低于甲组的12.12%(4/33)(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廖俊锋;肖凡婷;何芳柱;丁育民;廖伟萍;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在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于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腰椎骨折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对切口局部浸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切口局部浸润。比较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与静脉镇痛药物用量,术后6 h、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舒适度量表(BCS)评分,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补用镇痛药物率,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镇痛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12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补用镇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在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伤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嵘;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对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鹰潭市中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肝肾亏虚型DLBP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及IL-4、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VAS、ODI评分及IL-4、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DLBP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改善功能障碍,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2021年33期 v.14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晓莹;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肋骨骨折患者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0年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收治的择期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肋骨骨折患者96例,分为S1组(0.25%罗哌卡因),S2组(0.375%罗哌卡因)及S3组(0.50%罗哌卡因),各32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1 h(T_0)、术后4 h(T_1)、术后8 h(T_2)、术后12 h(T_3)及术后24 h(T_4)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舒适度评分(BCS);麻醉诱导前、术后12 h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4、IL-6、IL-10]。并比较3组术后追加舒芬太尼者占比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发生率。结果时间与方法在NR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时间、方法在NRS评分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S2组、S3组T_0~T_4 NRS评分低于S1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BCS上存在交互作用,时间、方法在BCS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S2组、S3组T_1~T_4 BCS高于S1组(P<0.05)。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血清TNF-α、IL-4、IL-6、IL-10水平及术后12 h血清TNF-α、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S3组术后12 h血清IL-6水平低于S1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S1组(P<0.05)。3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S3组术后追加舒芬太尼者占比低于S1组(P<0.05)。结论与0.25%罗哌卡因、0.50%罗哌卡因相比,肋骨骨折患者ESPB麻醉中应用0.375%罗哌卡因可更好地缓解疼痛程度,增加舒适度,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志洪;张玉乡;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摸球法分为复合组和七氟烷组,各40例。复合组患者于手术完成前0.5 h,给予右美托咪定微量泵注;七氟烷组患者于手术完成前0.5 h输注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血清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介素(IL)-6水平,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即刻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和心率);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七氟烷组(P<0.05)。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血清NE、Ang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复合组血清NE、AngⅡ、IL-6水平低于七氟烷组(P<0.05)。麻醉诱导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即刻复合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七氟烷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提高恢复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1年33期 v.14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